近日,西安石油大學支援地震災區技術服務黨員先鋒隊(以下簡稱先鋒隊)圓滿完成任務,安全返校。

先鋒隊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對受災地區村民房屋的安全性進行鑒定。先鋒隊一行于2023年12月29日晚抵達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在駐地,先鋒隊學習了青海省住建廳發布的《甘肅積石山縣6.2級地震青海災區受損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礎設施安全鑒定工作方案》《地震受損房屋安全鑒定工作手冊》等本次抗震救災技術文件,積極對接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明確具體任務。

西安石油大學支援地震災區技術服務黨員先鋒隊成立臨時黨支部

先鋒隊任務地點是民和縣中川鄉紅崖村。該村距離震中約17公里,共11個村民小組。先鋒隊到達后,在安全性尚可的一戶村民家中成立了“西安石油大學馳援12·18地震災區臨時黨支部”,隊長陳濤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隨即,先鋒隊制定工作方案,對人員進行分工:陳濤負責受災群眾災后情緒疏導、房屋受損情況問詢和控制性尺寸測量校核,代建波負責房屋危險性檢查記錄、朱熹育負責房屋結構平面圖繪制和危險點標注、孫杲辰負責危險點記錄和照片的實時上傳、蘭官奇負責現場影像記錄和工作日志的撰寫。

西安石油大學支援地震災區技術服務黨員先鋒隊對村民房屋進行安全性檢測鑒定工作

在完成第一天的工作任務后,先鋒隊返回駐地召開了臨時黨支部第一次會議,總結現場情況,分析需要注意的具體事項,提出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與方法。要求全體隊員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高標準為災區群眾做好技術服務工作。

在隨后4天的工作中,先鋒隊成員每天清晨7:30出發前往工作地,晚上9點左右返回駐地,整理完資料,基本都到了次日凌晨。2024年1月1日晚22:27分,先鋒隊成員在房間整理資料時,甘肅省白銀市發生4.9級地震,駐地房間震感明顯。隨即所有隊員緊急下樓到室外廣場避震,直到凌晨1點左右,在無新的地震預警的情況下,先鋒隊成員才返回房間繼續開展工作。

經過連續5天的艱辛工作,先鋒隊于1月3日晚完成了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中川鄉紅崖村全部受災民居的現場安全檢測鑒定工作,并按要求將所有圖文資料上傳至數據庫。

為表達感激之情,紅崖村黨支部代表全體村民向學校贈送印有“心系災區人民、勇擔社會責任”的錦旗。

工作期間,先鋒隊與青海省住建廳、海東市政府、海東市住建局、民和縣政府等保持緊密聯系,隨時了解需求,積極提供服務。

西安石油大學支援地震災區技術服務黨員先鋒隊在金田村、草灘村實地踏勘

完成青海省抗震救災工作任務后,1月4日,先鋒隊前往本次災情最為嚴重的青海省海東市中川鄉金田村、草灘村和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陽洼村進行了實地踏勘,詳細了解震中地區受災情況,完成了泥石流土樣采集、震害特征影像收集、受災民眾隨訪等工作,形成以工作日志、震害機理分析、總結報告組成的完整資料體系。

金田村距離震中約13公里,草灘村距離震中約12公里。在金田村、草灘村,因地震引起上游溝道物源區砂土液化產生滑坡,形成的泥石流順溝道快速運移至下游堆積區,從而造成房屋損毀。

在前往陳家村和陽洼村前,先鋒隊與積石山縣委、縣政府、劉集鄉政府、陽洼村等取得聯系并與有關部門對接,介紹學校來意,表達了學校支援災區恢復重建的意愿,得到各部門的積極回應。

陳家村距離震中約13公里,陽洼村距離震中約6公里。在陳家村和陽洼村現場,大量民居嚴重損毀,生土結構房屋倒塌嚴重,砌體結構和磚木結構房屋開裂顯著,大部分房屋無法繼續居住。

在本次災情最嚴重的陽洼村進行踏勘時,遇到家園損毀、失去親人的一戶災民,全體隊員深受觸動,自發將隨身攜帶的500元現金留給戶主,希望他們能夠在政府的幫助下盡快渡過難關,重建家園。

經過對4個受災嚴重村莊的實地踏勘,結合近幾日的工作實踐,先鋒隊在陽洼村現場召開臨時黨支部第二次會議。先鋒隊成員對本次震中村莊的震害特征進行了歸納,分析了產生震害的原因。結合學院自身科研特長和已有研究成果,初步商討了將“既有土木工程結構健康診斷、運維保障與功能提升”作為學院專業建設和科學研究特色方向進行持續建設的可行性。同時,先鋒隊成員結合石油化工領域工程結構抗震防災問題,圍繞學院科研發展方向和服務社會進行深入探討,分析了潛在實現路徑。

在返回西安前,先鋒隊將在災區開展的所有工作進行了整理總結并向救災指揮部匯報。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