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記者從西北大學獲悉:2023年西北大學獲批自然科學國家級項目183項,立項項目數取得突破,創歷年新高。

其中,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課題4項、專題24項,科技部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專題、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專題、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專題、中法科研伙伴交流計劃項目各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數較上年同期增長11.94%;集中受理期項目資助率23.05%,超過全國平均資助率6.97個百分點。

其中地質學系姚金龍教授獲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地質學系董云鵬教授負責的“東昆侖—西昆侖-阿爾金交接區多陸塊聚合過程:原—古特提斯轉換及其動力學機制”獲重點項目資助;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樊海明教授負責的“肝特異性納米對比劑研發及其雙靶點協同作用的早期肝癌成像機制研究”獲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資助;數學學院張海教授負責的“支持醫學大模型高效訓練的移動計算”獲數學天元基金項目“數學與智能+”交叉重點專項資助;物理學院光子所王爽副教授負責的“基于近紅外多模血糖光譜的糖尿病‘未病’辨識方法研究”獲交叉科學部專項項目資助,是西北大學首次在交叉科學部獲得項目資助;自2019年后再次獲得外國青年學者項目資助;獲地球科學部與工材科學部科普項目各1項;獲面上項目86項,創歷史新高。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