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實驗區,西安高新區一貫堅持把抓好“雙減”作為深化教育改革、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切入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構建起了以校為本、多方聯動、系統推進的“雙減”工作體系。

為了使“雙減”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西安高新區利用“互聯網+”,實施“雙師課堂”“融合課堂”,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讓不同學校的學生“同上名師課”。改革作業管理、創新作業設計、提升作業效能回應社會家長熱切期盼。

d16ff27c45e758895652a6e02894e7a

西安高新第二小學“名校+”準確把握作業育人功能,創新作業管理、設計方式,堅持“442”管理理念,減量的同時做好作業的提質增效,在作業創新管理設計上有了新探索、新成果。二小的“博約數學”作業以“趣味性、層次性、實用性、開放性、自主性、綜合性”為原則,挑戰難度拾級而上,連點成線,布線成面,形成體系,創設長時段作業、整單元作業、小課題研究、項目式學習等內容形式目標多元的作業,作業目標從知識至上轉向思維發展,作業形式從單一文本轉向綜合開放,讓作業量少、味足,讓思維看得見,讓學習真發生。

高新七小舉辦優化作業設計論壇

高新二十小“聚焦“有趣”“有益”“安全”目標,設計了體育、文化、科技、閱讀四大類課間活動,成為“雙減”提質增效的突破口。“合理劃分區域,精心規劃項目,‘菜單’式自由選擇,持續性優化形式,讓二十小的課間10分鐘動起來、火起來、樂起來”學校負責人介紹道,“在未來的工作中,學校將不斷充實游戲內容,拓展游戲形式,真正把課間還給孩子,讓教育回歸本真。”

fb208e8681fa648dd7677a16931bd23

一年來,高新七小連續舉辦多場教師作業設計大賽,確定了以“學習·構建——調查·分析——規范·要求——實踐·反饋——創新·落實”五個階段為優化作業設計的研究路徑,層層推進,步步落實;高新二十八小“本草綱目”全學科項目式學習設置了不同層次、不同學科的子項目,以讀、制、繪、煮、做、跳、唱七個維度,對豐富學校“書院”教育內涵、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起到促進作用;高新三十小秦嶺文化實踐作業內容豐富:“悅誦”秦嶺、“悅知”秦嶺、“悅創”秦嶺、“悅語”秦嶺、“悅美”秦嶺。實踐作業充分挖掘秦嶺文化要素,與各學科有機融合,讓作業優化升級。

課后服務時段,高新二十八小的同學們體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

高新十三小作業設計類型多元、趣味濃。教師們在作業設計上運用更加開放的形式,追求多感官、多角度的作業設計,讓學生“動”起來,讓作業“活”起來,真正實現“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提質增效!老師們為孩子們設計畫一畫、做一做、說一說、演一演等學科融合綜合實踐作業,給予同學動手實踐、學以致用的機會。勞動作業,學生每天親身實踐,人人參與。

圖片 2

此外,高新區還發揮學校場館優勢,開設體育、藝術等“菜單式社團課程”,開放30所學校運動場,供學生晚上、周末、節假日預約運動。利用社會資源,與企業、鎮街共同打造勞動、科技、心理、安全等一大批教育基地,組織學生走進華為、比亞迪、航天研究所、數字產業園等進行實踐體驗,努力做到學生在校作業有統籌、完成有指導、特長有發展。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