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教育工作者的詞典里,我們賦予了“教育”太多的責任和壓力。壓力一旦過度,就容易忘記目標,讓“說教”成為我們全力以赴的常態,而“培育”卻受到了空前的冷落。若我們不去主動發現孩子們身上那些充滿希望的幼芽,“育”便沒有了對象。

記得第十四屆全運會開幕式的導演們來我們學校選拔小演員時,在將近60多名孩子中,有這樣一個學生,在平日的音樂課中,他總是很積極,每當老師提問,他總能第一時間舉手回答,不僅如此,他的音準和樂感也很不錯。基于這些良好的表現,在身高符合1.35m~1.45m這個要求的基礎上,他也加入了這次的選拔,可是問題來了,臨時組建的合唱團需要突擊學歌、做發聲練習,而練習的時間正好和孩子們的其他早訓社團沖突了,于是我便和體育組老師們溝通,征求占用老師們一天的早訓時間來訓練合唱團,體育組老師們爽快地答應了。

選拔那天我很早就來了,看著孩子們陸陸續續地進教室站上合唱臺,但最后缺一個孩子,就是他,我從其他同學口中得知,他跑去參加體育早訓了……聽到的這一瞬間,我有些生氣,生氣他沒有集體意識,而當天下午的選拔,他來了,但是看我時,他的眼神有意地躲閃,像是一個做錯事的孩子,由于當天比較忙,我也沒再想太多。第二天還是他們班的音樂課,孩子們都進來了,我一眼就看到了他,看到我時,那孩子的眼神一直躲避,課堂上也變得有些沉默,沒有了往日的生氣,這次,我很明顯地感覺到他不對勁,這孩子有心結了……

于是有天中午去食堂用午餐時,我端著打好的飯菜,坐在他對面,說:“你最近在音樂課上的表現跟以前不一樣哦,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呢?可以跟老師說說嗎?”孩子毫無生氣地告訴我,可能最近參加的活動太多,有點累了吧。我接著說:“你喜歡音樂嗎?”孩子這次堅定地說:“喜歡!”我說:“那天早晨,你沒有來參加合唱排練,我想你一定很為難吧?兩個社團你都想參加,兩位老師你都喜歡,不想辜負其中任何一位老師,是嗎?”還沒說完,坐在我對面的他眼淚奪眶而出,我安慰道:“老師理解你,你是個很優秀的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你都很認真、用心,這樣的你,無論哪個老師都會很喜歡的,包括姜老師……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因為體育早訓是你最先報的,你一次都不想耽誤,因此才沒有過來參加合唱排練,對嗎?”話說到這,被老師理解的孩子已經泣不成聲了,只是在默默點頭,我說:“這恰好證明你是一個持之以恒的孩子,你懂得什么是堅持,懂得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姜老師很欣賞你。”孩子連連點頭……我鼓勵道:“把眼淚擦了吧,美好的音樂世界還等著你帶領大家去探索呢!”他擦了把淚水,不好意思地對我笑了笑。

下午放學后,一個熟悉的身影歡快地跑到我跟前,定睛一看,原來是他。看到他又恢復陽光自信的樣子,我想孩子的心結總算打開了,我心里的石頭也算是落下了。他認認真真地對我敬了一個標準的少先隊禮,說:“姜老師,您今天跟我說的我會永遠記得!”我欣慰地笑了。

我們常說,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要理解學生、懂得學生內在的渴望與需要。我在解決此事時,沒有簡單地批評、教育或者說服,用寬慰的方式化解了孩子內心的矛盾,肯定了他持之以恒的美好品質。這,就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讓愛與責任同行,播種愛,收獲幸福吧!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漢學校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