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1334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雙減"以來,孩子作業負擔減輕和家庭教育支出降低是受訪家長普遍感到變化較大的方面。83.3%的受訪家長對孩子現在的學習生活感到滿意。

調查顯示,對于"雙減"兩年來,家里發生了哪些比較大的變化的相關問題,家長首先感到孩子作業負擔減輕了(41.8%),其次是家庭教育支出降低了(37.3%),排在第三位的是校外學科類培訓減少/沒有了(36.5%),其他主要還有:家長輔導壓力減輕(36.1%),個人興趣拓展時間增加(34.2%),親子歡樂時光增多(30.7%)。

北京的家長楊薇表示,兩年多以來,在兩個孩子的學科類培訓上,家里省出了一筆可觀的教育費用,感覺經濟壓力減輕了不少。"以前我常因為輔導倆孩子課后作業而讓家里'雞飛狗跳',對于親子感情也是不小的傷害。雖然現在我還會給他們布置學習任務,但是家庭作業部分的輔導已經在學校的課后服務中解決了不少,孩子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拓展興趣,用于培養自主學習,家庭生活幸福感也隨之提高。"

"雖然也會涉及到輔導作業,學校課后服務的交流等,但對于家校協同而言,我們家長現在更多的是關注孩子們的興趣和愛好培養,以及自主學習素養的提升。"來自寧夏銀川的小學英語老師張露表示:"在培養自己孩子鍛煉英語能力時,更多的是借助iEnglish智能英語學習解決方案這類智慧化的設備和工具。"

張露稱,這種智能英語學習解決方案借助一個定制的平板電腦,內含海量的英文素材,為孩子們的英語學習創造了一個沉浸式的類母語語言環境,且系統可以讀取孩子的學習路徑,并完成數據采集分析,由系統完成智能推送,使得每個孩子的學習內容都是個性化的。

上述調查中,83.3%的受訪家長對孩子現在的學習生活感到滿意。進一步分析顯示,城市級別越高,家長的滿意度越高。具體來看,一線城市的學生家長(88.7%)滿意度最高,城鎮或縣城學生家長(72.3%)滿意度相對最低。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家長滿意度呈現下降趨勢,初中學生家長滿意的比例相對最低,為78.1%。

"雙減"落地增效,效果正在進一步顯現,在強化落實中,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奠定基礎。與此同時,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西南大學分中心副主任、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彭澤平也指出,未來家長的教育焦慮需要進一步消除。

"隨著教育改革發展,家長期盼孩子接受更加優質的教育,互相攀比、暗自較勁的心理可能還會存在,以及'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依然存在。"他認為,全社會協同育人格局需要進一步完善。"不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加劇了教育的內卷和功利化傾向,社會競爭壓力層層傳導,加重了家長和社會對教育的焦慮。"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