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陽縣:民生保障暖人心,助學貸款圓夢想
發布時間:2023-12-29 15:22:48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為了確保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這一惠民政策落地落實,千陽縣緊緊圍繞“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助學目標,始終遵循“規范、熱情、便捷、高效”的工作思路,頂格謀劃,主動作為,實現貸款辦理、本息清收雙豐收,2023年發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554人,共計625.51萬元,本年回收514筆合同,共計354.77萬元,貸款及回收均創歷年新高。免息本金回收10.7174萬元,提前完成任務,連續多年回收率達100%,位居全省第一。
高度重視,提高宣傳知曉率。為確保今年回收工作順利進行,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認真分析研判,提前統籌安排,及時召開年度本金回收工作安排會,制定詳細的回收計劃,細化分工,落實責任,壓茬開展多形式、廣角度、寬領域宣傳。通過政府門戶網站、視頻號、QQ、微信、抖音等媒體向還款學生致公開信和還款操作視頻,明確還款時間地點、還款方式及違約危害,并溫馨告知今年國家出臺的免息政策,鼓勵動員學生提前還款,做到助學貸款政策家喻戶曉。
傾心服務,辦理貸款創新高。按照“最多跑一次”的目標和“落實政策零折扣,優質服務零距離,首問負責即辦理”的思路,傾心為困難學生服務。設置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兩區四處”即“辦理等候區” “貸款受理區”,“咨詢接待處”、“資格審查處”“合同簽訂處”“預申請處”,實行“流水線”辦理,“一條龍”服務。要求工作人員面對學生家長一張笑臉迎人,一句問候暖人,一杯開水敬人,一把椅子讓人,一顆誠心待人,一股正氣激人的6個1工作標準,按照“一次辦好”的要求,規范辦理“零失誤”,社會滿意“零投訴”,工作標準“零差錯”,傾心為民服務,提高辦事效率。今年發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554人,共計625.51萬元,創歷年新高。
多措并舉,加大貸款回收力度。為加快回收速度,提前進入貸款系統導出還款明細,逐人逐筆合同分析研究,進入正式還款時間,逐日統計回收進度,不分班內班外,及時聯系學生或共同借款人,加班加點電話告知、短信通知、微信提醒、上門服務等方式聯系還款事宜。發動學校、鎮村組等社會力量尋找“失聯”學生、共同借款人聯系方式、居住地工作地及主要親屬電話號碼,并取得聯系及時督促。對于少數“釘子戶”學生,由中心主任親自帶隊上門催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盡辦法,直到當場還款為止。進一步提高貸款回收工作效率。今年應回收本金金額10.7174萬元,本年共計回收234.38萬元。截止12月11日16時,提前完成今年應還款本金回收任務,回收率100%,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密切溝通,奠定回收工作基礎。在最初貸款時詳細登記學生和家庭成員信息,盡可能多的建立聯系通道,增大保險系數,回收貸款時通過微信、QQ、電話等多種通訊手段隨時和學生取得聯系,熱情解答、耐心指點、密切溝通,掌握學生工作和生活現狀,以聊代催,拉近與學生、家長的距離,增強學生誠信意識。針對個別學生不方便自己還款和部分家長沒有銀行卡帶現金還款的現象,還款人通過發微信紅包、轉賬給中心管理人員,中心管理人員通過刷自己銀行卡還款,方便學生和家長并贏得信任。通過耐心、細心、熱心的服務,和學生取得密切聯系,積累回收經驗,為今后的回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