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縣:推行“名校+”,把好學校辦在群眾家門口
作者:夏少博
發布時間:2023-12-28 16:00:00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2023年以來,乾縣教育局主動回應群眾對“上好學”的強烈期盼,針對縣域優質教育資源不均、城鄉校際發展差異大的實際,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創新思路舉措,積極探索實施“名校+”工程,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教育理念、教學管理、師資建設、教研教改等各方面全方位“輸出”,以頭雁效應帶動群雁齊飛,為加快推動全縣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強化頂層設計,讓辦學“活”起來
乾縣教育局黨委高度重視、積極研判,聚焦錨定全縣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要求,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目標,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為有效手段,結合實際出臺了《乾縣深入推進“名校+”行動工作方案》,形成了以局黨委書記、局長牽頭、班子成員分頭協調、各股室負責人共同參與、各校園長具體負責的“名校+”工作格局,精心制定改革設計、聯盟結對、活動開展、具體管理等方案、制度、細則,建立起“教育局統籌協調、各學校具體實施”推進保障機制,促進教育結對互助,全面深化管理改革,確保“名校+”行動扎實高效開展,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促進輻射引領,讓名校“多”起來
按照優質均衡、資源統籌、因地制宜原則,充分給各校園放權,以各校園長為具體決策者、行動執行者,指導各校“名校+”工作自主選擇結對“名校”,推動各校學習交流活動靈活運行,以科學、合理、高效的運行模式確保“名校+”開枝散葉、枝繁葉茂。今年以來,乾陵初中、黌學門小學、高廟小學、逸夫小學、注泔中心小學等多所學校與西安高新第二學校、西安高新一小、咸陽秦都健康花城小學、渭南小學、咸陽建設路小學等地市名校牽手結盟,各校積極行動,已組建“名校+”聯盟30個,城區義務段學校“名校+”資源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薄弱學校“名校+”已在初步開展實施,并組織培訓32次,受益教師 960余人,開展教研80余次,同課異構活動 200余節,參與教師1200余人,實現省市“名校”優質教育資源送達乾縣,幫助乾縣學子“同上名師課”,形成了名校引領“+校”快速發展的教育新局面。
落實重點任務,讓資源“動”起來
一是名校+教學管理。通過選派校長、教師去名校交流學習,邀請名校來乾開展專題講座、同課異構等,進一步幫助學校管理工作者厘清教育教學思路,規范教育教學常規,力促教育教學管理做到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備課教研、教學進度、學生活動、教師培訓、量化評估等“七個提升”。二是名校+教師培訓。縣教育局以西咸教育一體化發展“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名師引領行動”項目、黃廷方西部縣域名校長、卓越教師培養項目為抓手,“請進來、走出去”,通過名師問診、名師視導、名師領航等形式,著力提升教師培訓針對性不足、實效性不強的問題。2023年以來,黃廷方項目組組織乾縣卓越教師、名校長先后赴西安、浙江、北京等地外出研修培訓、開展論壇活動共4次,北師大、陜師大專家團隊來乾開展送培診斷和實地指導2次,受益校長教師560余人。三是名校+教研教改。各校對接聯盟名校定期開展“雙減”背景下的教育教學研究、教育評價研討、同課異構等教研活動,雙方教師共同參與,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研討對策、實踐應用、歸納反思,做到討論“真問題”、解決“實問題”。2023年共開展“線上+線下”教研主題研討60余次、同課異構活動130余節,參與教師900余人次。
“名校+”工程是乾縣教育局深化教育領域深度改革的破冰舉措,是解決“擇校熱”和“上學難”等民生問題的智慧選擇,有力促進了全縣基礎教育辦學理念、教育教學方法特別是管理理念的更新提升,為乾縣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及辦學品質提升開辟了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