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五育并舉”從課后向假期拓展,促進“雙減”在2023年暑假期間力度不減、韌勁不松,商洛市通過加強暑期作業設計、家校協同育人、過程指導管理,讓廣大中小學生在假期回歸自然、感知生活、強健體魄。      

浸潤書香,追尋紅色經典。利用商洛革命老區和長征文化遺址等地域文化資源,該市各學校在暑假作業設計中打破學科界限,讓學生閱讀紅色經典,并結合所學為家鄉制作一份紅色研學攻略、手繪一張紅色旅游打卡地圖。鎮安縣結子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讀紅色經典書籍 做新時代品質少年”暑期主題閱讀活動,洛南縣第二小學開展“月悅共度”親子閱讀活動,商州區陳源中心小學發起“暑期,我與閱讀有個約會”倡議,商州區第一小學通過讀紅色故事、看電影電視劇片段的方式開展“影視作品我來評”活動……讓學生暑期有得做、開學有得說。      

強健體魄,擁抱金色陽光。商洛市本級體育運動場館全部免費開放,縣區級場館均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將健身器材、籠式足球籃球場建到了家門口,柞水營盤體育特色小鎮、商州區蟒嶺綠道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山陽縣全民運動休閑綜合體等全方位支撐中小學生運動過暑假。洛南縣倡導中小學生放下手機積極練習七彩陽光體操、武術健身操,商州區沙河子王山底小學布置了“你有毅力”50天運動打卡實踐作業,山陽縣漫川中學鼓勵學生走出家門做“運動小達人”,商州區第六小學開展“體育鍛煉不放假”活動,讓學生記錄分享運動瞬間。      

城市探尋觸摸銀色科技。圍繞新時代的偉大變革,該市借助西商融合發展契機,結合新科技手段、新交通樞紐,讓學生從家鄉發展變化中、在科技探尋中禮贊新時代。商州區第一小學走進城市展覽館,利用VR技術讓學生在360°環形投屏體驗中乘坐熱氣球自由穿梭秦嶺;商洛市小學組織學生從商洛北站乘坐城際列車到西安研學;鎮安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通過“漂浮的章魚”“會動的牙簽”“錐子懸浮術”“消失的數字”等小實驗,引導學生探究科學、愛上科學;商州區科教體局聯合商洛日報社,組織“小記者”走進商州區電子科技產業園,了解商洛本土企業的發展故事,感受科技發展和進步。      

研學實踐走向綠色自然。依托青山、綠水、藍天、氣候、區位等優勢資源,該市借助“精品景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等文旅資源,廣泛開展“游康養商洛”暑期研學實踐活動,宣傳綠色、生態、環保理念。洛南縣第五小學開展“音樂小鎮”“饅頭山公園”周邊游,讓學生感受家鄉河畔夏風,欣賞家鄉自然美景;商州區第六小學組織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記錄自然,制作繪本《昆蟲記》,制成記錄冊《植物記》;鎮安縣組織學生走進回龍鎮雙龍村上臺子水果園、云蓋寺鎮金鐘村木耳示范園種植基地和主題公園,讓學生體驗采摘、感受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取得的成果,以及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商州區組織學生開展“我是垃圾分類宣講員”活動,向居住小區、村鎮鄰居宣傳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并填寫“垃圾分類宣講員”實踐單。      

親子互動點亮彩色童年。該市商州區陳塬中心小學向學生發放勞動清單,讓學生在家務勞動中擔責任、學技能;洛南縣第二小學開展體美勞技能大比拼,讓學生利用所學改善家居環境,從而愛生活、會生活;商南縣城關希望小學、商南縣初級中學紛紛開展“親子遠足我策劃”活動,讓學生在假期和爸爸媽媽設計一場屬于自己的“親子遠足”研學活動,并用文字和圖畫形式記錄遠足途中的所見、所聽、所思并填寫“親子遠足我策劃”實踐單;洛南縣第五小學開展“親子練字”活動,通過學生、家長共同練習、展示同一篇文字作品,引導學生感受“見字如面”“字如其人”。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