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提升高校育人質量
作者:劉長海
發布時間:2023-12-21 09:00:44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實踐教學作為人才培養的必要環節,是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證,對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充分利用并高質量發展實驗教學中心這個重要平臺,提升和強化學生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應用創新能力,是我國高等教育亟待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和科學問題,以及順應全球強化高等教育質量新浪潮的迫切要求。
第一,開展“科研—競賽”相結合的多維度立體化實踐教學。以“科研—競賽”為主線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將知識傳授與創新能力培育有機融合,鼓勵學生帶著研究小課題進行教學實踐實習,以學科競賽為契機,將教學科研與學科競賽相結合,踐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實踐教學模式。最后,把考評優秀的高質量科研成果選送參加高規格、高級別、高水平的學科競賽,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擁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提高自主創新創業能力,拓寬國際視野和全球格局。
第二,構建“OBE—CDIO”相融合的工程教育教學模式。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高校要以專業認證和審核評估為契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將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OBE理念,以及由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運行(Operate)組成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相結合并貫穿于實踐教學。實行工科學生實訓做項目(實物)、文理科學生實踐做課題(深入農村、企業等進行社會實踐和調研)的教學策略,把課堂學習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第三,理實結合,高質量提升課改效能。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尤其是應用基礎方面的課程,加強實踐環節的探索,以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高校應當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創建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理論中了解實踐,在實踐中應用理論,強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深度融合和滲透,使學生能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科學理論去認識社會、指導實踐。
第四,注重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內涵式發展。高校需要建立多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踐實訓基地,以確保學生每年都有機會進行專業性的系統培訓,在實訓中進一步加深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成為具有扎實專業基礎、較強實踐能力、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科技創新應該重在質量,不能盲目追求基地數量,而要注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內涵式發展。通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建立有實質性合作、專業對口、互利雙贏的,且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實訓機會和未來就業的機會。堅持“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持續探索專業發展新路徑,鼓勵學生深入社會,為促進當地社會經濟建設做貢獻。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在新時期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地位,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最有效途徑。高校要從專業培養目標入手,基于專業實踐特點,突出專業特色,面向社會需求,統籌安排各實踐環節,立足校內、兼顧校外,加快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綜合人才。
(作者系延安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