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把未來教育發展目標確定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022年,銅川市委、市政府提出“辦全省一流基礎教育”目標,銅川新區緊緊圍繞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主題、新方向和新任務,積極探究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內涵和實踐途徑,黨建引領聚合力、立德樹人強動力、隊伍建設提能力、改革創新激活力、綜合保障添實力、優質均衡增引力,不斷提升新區教育的美譽度、滿意度和知名度。  

一、抓住黨建引領這個根本,建強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揮部”

高質量的教育是理想信念的教育,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一是深入扎實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依托“學習強國”等平臺,采用分享交流、互學互鑒等方式,引導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把主題教育成果體現到高質量發展成效上、體現到促進教育工作上。二是加強分局黨委對基層黨組織的指導,選派局機關負責人兼任基層黨組織書記,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完善“中小學校黨組織會議議事規則”和“中小學校校長辦公會(校務會議)議事規則”。三是積極學習五星級社會組織陽光中學黨支部黨建品牌創建先進經驗,發揮市黨代表侯小軍、張貴偉示范工作室帶頭作用,不斷探索學校黨建工作新路徑,全面提升學校黨建工作水平,大力推進黨建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突出以黨建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回答“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時代之問。

IMG_1489(20231213-140318)_副本

金謨1_副本

二、抓住立德樹人這個任務,走穩教育高質量發展“第一步”

高質量的教育是立德樹人的教育,牢記“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要求,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一是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推進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方式,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各學校定期組織學生走進陜西歷史博物館、照金紀念館、耀州窯博物館等實踐教育基地,開展“品一段歷史 塑一城故事”研學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去體會、去領悟。二是貫徹五育并舉教育理念,充分發揮陜西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金謨小學、“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德育示范學校裕豐園小學等學校引領帶頭作用,著力打造德育品牌、建筑智育階梯、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三是深入落實“雙減”政策,嚴格“五項管理”,打造“三個課堂”新生態,不斷優化課后服務,積極推廣文家明德小學、高新實驗學校典型案例,探索“基礎+拓展”的課后服務模式,開設涵蓋傳統文化、國學經典、數理科創、藝術生長、體育技能等特色課程,讓學生啟學科之慧、體品德之用、習勞技之能、展體能之健、賞藝術之雅。

IMG_1477(20231213-104404)

IMG_1488(20231213-140217)_副本

三、抓住隊伍建設這個重點,打造教育高質量發展“頂梁柱”

高質量的教育是引領成長的教育,牢記“教育精神、隊伍建設”的責任,大力培養一批思想硬、作風正、懂業務、善管理的具有現代化教育理念的專家型校園長,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專業化教師隊伍。一是建立高效科學的教師培訓體系,更新師培觀念、優化培訓手段、完善長效機制,以高水平培訓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從教師急需的培訓項目入手,力求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短期培訓與中長期培訓相結合,校本研修與以賽促培相結合,合理安排培訓計劃,突出培訓實效。二是完善教師管理制度,建立“以實績論英雄”的激勵機制,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考核結果與干部任用、評先獎優、問責追責緊密結合,凝聚追趕超越精氣神,激發擔當作為主動性,真正使能者有其位、勞者有所得、優者有所獎。三是樹立教育先進典型,傳播教育正能量,大力宣傳付春平、侯小軍、張貴偉、文剛、張妞轉等一批名校(園)長,何巧燕、楊娜娜等一批優秀教師,郝榮華、段斌、楊金鵬等一批師德標兵,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扎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支持和吸引優秀人才熱心從教、精心從教、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IMG_1772(20220228-161533)

QQ圖片20220304172227_副本

四、抓住質量提升這個關鍵,跑出教育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高質量的教育是創新發展的教育,聚焦“科學管理、改革創新”的任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構建高質量的課程體系、高品位的文化體系、高標準的評價體系、高效能的協同體系。一是充分發揮“名校+”教育聯盟、“優質+”骨干示范聯片教研的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通過開展校際交流、跟崗培訓、協作教研等方式推進學科教學轉變,認真落實國家課程、規范開發校本課程、創新開設特色課程,全面提升新區教育整體質量和水平。二是深化學生評價改革,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成才觀,增大評價維度、創新評價方式、拓寬評價渠道,在因材施教中彰顯個性化、在尊重差異中體現多樣化。金謨小學以素養型評價為著力點,注重增值性評價,“紅黃藍”分層作業成為學生選題完成的“自助餐”,實現了從“對人的評價”到“為了人的評價”的根本轉變。三是強化家校社聯動,形成家校社共育合力。開展家長育人能力提升培訓,更新家長育人理念,讓部分家長代表參與學校常規管理,充分調動社會資源,激發家長管理熱情,把優化家庭教育打造成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和“愛心工程”,推動形成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格局。

IMG_1483(20231213-113808)_副本

IMG_1479(20231213-105619)_副本

五、抓住綜合保障這個樞紐,構筑教育高質量發展“高速路”

高質量的教育是現代科學的教育,聚焦“民之所盼、生之所需”的宗旨,落實教育綜合保障,為學生健康快樂、全面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創設綠色、文明、整潔、舒適的校園環境,做到校園綠化、美化、凈化、亮化,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個角落充滿書香,營造健康向上的學校文化氛圍。錦繡園小學“四和學子”,探索“一德六能”錦繡模式;阿堡寨中小學堅持“潤澤生命 向陽而生”理念、“潤育九年 涵養一生”目標,打造“潤物無聲 育人無痕”文化校園。二是加快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依托數字技術的強大優勢,不斷探索學校現代化發展的方法和途徑,努力拓展教育現代化的空間,為教育、教學、科研、管理提供一個開放、協調、高效、便捷的數字化環境。三是筑牢安全防線,構建平安校園,把安全管理作為頭等大事、“一把手工程”來抓,把防溺水、“一盔一帶”、防欺凌等重點項目納入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評價,定期組織安全知識講座、報告會、安全演習等活動,全面推進生命教育、勵志教育進課堂、進家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QQ圖片20231213154147

IMG_1484(20231213-135604)_副本

六、抓住優質均衡這個目標,繪制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高質量的教育是人民滿意的教育,聚焦“優質均衡、公平普惠”的目標,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上好學”的美好愿望。一是合理規劃學校布局,科學劃分學區,堅持公民辦教育協同發展,持續擴充“托幼園位”“上學座位”,城區以化解大班額、優化布局為重點,鄉村以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能力為重點,將學校建設列入重大民生實事。“十四五”以來,銅川新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35所,累計新增學位一萬余個。2023年,第一小學建成并投入使用,交大教育落戶銅川新區,新區學位建設駛入“快車道”,內涵、顏值兩手抓。二是挖掘豐富優質的教育資源,堅持統籌協調,對現有教育資源進行重整與提升,促進優質資源流轉,建立城鄉、校際一體化發展格局,推行“強校帶弱校”“城校帶村校”等辦學模式,實行管理互通、教師互派、資源共享、活動同步。扎實開展“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活動,裕豐園小學、錦繡園幼兒園等8所小學、幼兒園牽手互動,推動城鄉學校均衡發展。三是不斷完善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機制,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重視關愛殘疾學生和特殊學生,保障隨遷子女入學應入盡入。近五年,銅川新區精準資助貧困學生九千余人次,累計發放各類學生資助金855萬余元,實現各學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

QQ圖片20231213162415

QQ圖片20231213162419

走好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每一步都是沉淀,每一處都是風景,每一程都是奮斗。銅川新區教育人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深化改革創新,加強綜合保障,推進教育資源普及共享。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