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養蝎子 “養”出興農新路子
作者:李永利
發布時間:2023-12-13 15:40:39 來源:三秦都市報
12月12日,記者從長安大學了解到,該校建筑工程學院在結對幫扶商南縣湘河鎮湘河社區養蝎子過程中,針對濕度控制遏制蝎子養殖產業發展的痛點,師生們研發“無線遠程智慧監控系統”,高效監測大棚內的溫濕度,大大提高蝎子產量和質量,走出了一條“數字+產業”科技興農綠色發展的新路子。近日,該項目入選第八屆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
湘河鎮是一個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鎮,耕地面積不多,自然經濟條件較差,林地條件差,村民致富項目少。長安大學作為中央定點幫扶單位,發揮二級分黨委結對幫扶優勢和學科力量,充分結合湘河鎮資源稟賦和自然條件,通過投入幫扶資金,謀劃產業發展,以及爭取政策支持等方式,全力推動湘河鎮發展特種養殖業。其中的蝎子、五步蛇等養殖業已成為該地區的重要經濟支柱,而蝎子養殖最具代表性。
2016年以來,蝎子養殖為農戶帶來了收益,但發展也遇到了瓶頸。一方面,在養殖過程中對溫濕度的控制精度低,而溫度和濕度,尤其是濕度,對蝎子的質量和產量都有較大影響,如果蝎子養殖全部依賴人工投喂,無法保證溫度和濕度的精度。另一方面,蝎子具有很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蝎子市場供不應求的供需不平衡狀況迫切需要得到破解,蝎子的產量和質量需要提高。
針對蝎子養殖產業痛點,長安大學專家教授團隊多次前往商南縣進行實地調研,了解產業發展瓶頸,經過不斷地研究測試,成功研發“湘河鎮蝎子基地無線遠程智慧監控系統”,實現環境監測、定時控制、閥門水泵控制以及溫濕度預測等功能,實時監測蝎子大棚內溫濕度,記錄歷史溫濕度數據,為神經網絡預測提供依據;通過機器學習算法,高效預測未來大棚內的溫濕度情況,為提高蝎子產量提供智控信息,打通科技助農“最后一公里”,促進蝎子產業豐產增收。
該校相關負責人說,通過組織師生共同參與蝎子智慧養殖項目,探求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應用的“真學問”,解決“真問題” ,既提升了學生科研實踐能力,又強化了學生在鄉村振興大舞臺中貢獻“小我” 的使命擔當,以數字化賦能幫扶縣產業發展,將幫扶縣地域劣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走出了“數字+產業”科技興農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真正做到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把課題做到田間地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