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陜西省公眾科學素質發展聯盟主辦,西安郵電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西安郵電大學陜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技術創新研究中心承辦的“公眾科學素質與AIGC創新應用研討會”在西安郵電大學長安校區成功舉辦。陜西省公眾科學素質發展聯盟理事長丁德科、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二級巡視員曹文舉、西安郵電大學副校長苗忠、陜西省公眾科學素質發展聯盟秘書長劉敏教授等出席會議。會議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來自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及西安郵電大學部分教師、研究生代表等80余人參加研討會。會議由西安郵電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院長李天龍教授主持。

微信圖片_20231206092411

西安郵電大學副校長苗忠代表學校對大會表示熱烈祝賀,并預祝會議圓滿成功。同時強調了公民科學素質與科學普及意識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性,提出此次研討會旨在借助西安郵電大學優勢學科搭建交流平臺,促進學界、業界就如何提升公眾科學素質和如何更好地應用AIGC技術進行深入探討。

微信圖片_20231205190021

省科協二級巡視員曹文舉出席本次研討會并致辭,他代表省科協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向承辦方西安郵電大學陜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的周到籌備表示衷心的感謝。致辭中,曹文舉提到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在中國科協指導下,陜西省科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用科普助力推進AIGC技術應用。面對AIGC科普實踐的開展仍面臨諸多問題,號召專家學者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匯聚智慧,凝聚共識,為實現AIGC的創新發展貢獻真知灼見。

微信圖片_20231205190021

會議期間,陜西公眾科學素質聯盟理事長丁德科教授圍繞科學素質內涵做了題為《科學中心與科學文化》的主旨發言,提出科學文化是建設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的重要思想基礎,科學素質內涵包括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與科學知識等內容。其后,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沈陽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梁茂成教授于線上分別作了《AI for research:重新定義創新與智慧》和《人工智能視野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發展》的主旨報告。沈陽教授針對人工智能場景強化與多元輻射的跨界應用向與會者做了模擬展示,并強調元宇宙是能夠實現經濟增值的“三維化、三元化、三權化”的價值互聯網。梁茂成教授就AIGC技術在創新應用中的潛力以及如何借助AIGC技術提升公眾科學素質進行了深入研討。他們一致認為,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是構建創新型社會的重要基石,而AIGC技術則是推動科學素質提升的重要工具。

微信圖片_20231205190021

交流發言階段,西安郵電大學教務處處長王軍選教授、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李鵬飛教授、數字藝術學院院長閆興亞教授、西安藍岸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賈琪董事長、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張利教授和李庚副教授分別發表了精彩演講,圍繞AIGC對人才培養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AIGC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場景、對素質教育的未來引擎、AI智能與元宇宙發展下的新文化、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鏈競爭分析以及人工智能在社會治理中的實踐邏輯和社會風險等主題進行深入闡述和研究分享。

最后,西安郵電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李天龍院長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他表示,此次研討會為提升公眾科學素質和AIGC創新應用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也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社會進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科普工作提出了“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陜西省在提升公眾科學素質和推動科技創新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進一步踐行了“科技強國”的國家戰略。未來期待能有更多機會繼續探討和研究這一重要課題,推動AIGC科技創新,實現人工智能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的深入協同。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更加注重提升公眾科學素質,積極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還應充分認識到AIGC技術在創新應用中的潛力,努力挖掘其價值,更好地服務于陜西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