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語文學習任務群 積極建設書香校園
作者:■文/唐 玫
發布時間:2023-12-05 16:27:04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群,其中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1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第三層設“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2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根據學段特點,學習任務群安排可有所側重。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落實三個層面的語文學習任務,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
一、對照課標,確定目標
新課標提出,教師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需求,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那么,如何落實新課標,使學生的背誦數量、閱讀數量及閱讀質量達到要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筆者認為,學校可以組織書香校園實踐活動,將文本、知識和能力訓練融入其中,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修養,實現課程內容、學生生活、實踐活動間的協調和融通,這也與三個層面學習任務群的要求不謀而合。
二、整合內容,連接資源
在書香校園建設中,學校綜合考慮了校情、學情、學生需求等因素,在閱讀內容、實施方式、評價方式等方面下大功夫,充分整合了各項教育資源,力求扎實有效落實三大任務群的育人功能。
三、五種途徑,落實目標
(一)整本背誦,傳頌經典之音
國學經典是老祖先千百年傳承下來的精髓,最能滋養人的精神,開啟人的智慧。學校要求每個年級都要背誦國學經典,一年級背誦《弟子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二年級背誦《千字文》,千錘百煉的名言警句,朗朗上口的音韻之美,引導學生認知自然規律,初知歷史;三年級背誦《古詩詞80首》,讓學生領略唐詩宋詞的風韻;四五年級學生背誦《論語》,從中感受先賢的魅力;六年級學生誦讀《大學》,初悟人生哲理……學校要求所有學生堅持“每周一詩”的背誦,每位學生每學年背誦30首古詩,六年至少積累180首古詩,6年級還有一定數量的經典古文篇目背誦,如《陋室銘》《愛蓮說》等。為了讓學生的國學經典背誦落到實處,每學期末,學校組織家委會成員進課堂,對所有學生進行背誦考核,統計各班級背誦過關率,并以此作為考核教師誦讀指導合格與否的標準。
(二)推薦閱讀,品味經典之韻
學校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根據書香校園實踐活動的安排及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為每個年級的學生推薦了16~24本必讀和選讀書目,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學生閱讀,要求學生每月讀兩本課外書并完成讀書筆記。讀書筆記作為常規作業的一項內容,教導處每月會抽檢,每學期會進行一次優秀讀書筆記展覽,以督促教師將指導學生閱讀落到實處。
(三)專題閱讀,感悟書香之美
為了讓學生精讀一本書,學校每年五月和九月會圍繞“閱讀經典”“紅色閱讀”主題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讀書節”活動,讓學生從中了解經典人物,講述經典故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潛移默化地根植于思想中。
(四)家庭閱讀,共享讀書之樂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3—4年級)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5—6年級)不少于100萬字。這么大的閱讀量需要家校合作,共同完成。開展課后服務后,學生周一到周四的書面家庭作業全部可以在學校完成,他們每天在家可以閱讀30分鐘課外書,每月就可以讀完兩本書,并能完成兩個家庭閱讀卡。家庭閱讀書目是語文課本的延伸,教師要根據學習任務群、單元主題、教材中的“快樂讀書吧”等為學生推薦合適的書目,以此實現課內閱讀的延伸及課外閱讀的拓展。
每學年,學校會通過《讀書爭章手冊》評選出“讀書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營造濃厚的校園讀書氛圍。
(五)多樣閱讀,感受書香
校園開放式閱讀:校園走廊中春閱夏賞、秋收冬藏圖書柜里收藏了各班學生捐贈的圖書,供中低段學生課間自由閱讀,以及高段學生借閱,一學年學生所讀書目如下表所示。
“書香沁心脾,少年氣自華。”與書為伴的西航四校學子在前行路上一定會與美好相遇,以溫柔的濡染換一場耕讀的遠行,每個學生都會不同程度地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成長。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西航四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