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芽了,還長了一頂‘黑色’的帽子!”看著桌面上的香菇棒,安康旬陽市第四幼兒園中二班的李鑫瑞激動地說:“‘她’每天休息時,我們都要幫‘她’穿上‘濕衣服’,太陽出來了,也會讓‘她’曬曬太陽。”

12月3日一大早,班級活動室里,中二班的孩子們圍在植物角的桌子上,細心地觀察者自己呵護的“成果”——香菇,相互分享著自己的“培育心得”。

20231205155152325-46-bee7b.jpg_scale.jpg

20231205155152576-66-c587e.jpg_scale.jpg

“我們在11月初買了一根香菇棒,嘗試著香菇的培育,孩子們高興地圍在我身邊,看我給香菇棒噴水和“穿衣”,當冒出了小芽,長出了一頂頂帽子時,孩子們爭搶著說:‘老師,我也要嘗試。’”班主任李亞妮說道。11月中旬中二班的“班本課程”——《我們的“菇”事》開始了,在前期積累的經驗上,再請教身邊的農技“能手”,本次種植過程很順利。自活動開展以來,孩子們自發的把從家里帶來的毛巾打濕蓋在蘑菇身上,一有時間就去觀察趣記錄,美術課上,還畫出了蘑菇房、蘑菇帽。

20231205155616002-54-2a4aa.jpg_scale.jpg

20231205155615934-3-da619.jpg

“氣溫雖然驟降,但我們和孩子一起呵護。經過三個周的培育,香菇棒長出了一頂頂可愛的帽子。”李亞妮說,到了收獲時間,孩子們還一起采摘,每個孩子都收到了一份班級的特色蔬菜——香菇。孩子們拿回家之后,在家長的指導下,紛紛變身“廚師小能手”,朋友圈里還秀出了自己制作的美食。

“在整個《我們的“菇”事》課程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觀察蘑菇,了解蘑菇的生長條件、鑒別種類,家園共育,用支持的方式幫助孩子實現探究歷程。”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這次的蘑菇探索之旅中,孩子們不僅僅體驗了蘑菇的生長變化,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在精心照顧的過程中付出了滿滿的愛心。一顆小蘑菇的生長之旅,更是孩子們的成長經歷。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