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5153556551-80-8aaac.jpg_scale.jpg

近年來,旬陽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從未成年人成長需求出發,全面強化思想引領、全面豐富教育內涵、全面凝聚育人合力、全面營造育人環境,全面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全面強化思想引領

建立長效機制。該市堅持把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領導機構,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級網絡,市教體科技局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序推進。市師訓教研中心成立了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具體負責方案的落實。各中小學設立“心語室”,做好日常預防、定期排查、科學評估學生心理狀況。同時在全市21個鎮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加強對中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指導、管理和研究。

加強思政課建設。該市黨政領導干部分別利用開學典禮、師生大會、團隊會等集中進行思政課專題報告或講座。突出“思政課+”,通過組織開展“中國夢.我的夢”“讀好書故事演講比賽”“憲法知識宣傳月活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團隊主題學習活動,利用植樹節、清明節、勞動節等重要節點,大力開展學生喜聞樂見、樂于參與的校園德育實踐,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潛移默化地凈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

深化文化育人舉措。該市搭建交流平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程,充分利用旬陽豐富的“非遺”資源,定期邀請“非遺”專家進校園,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做強活動組織,常態化開展經典詩歌進校園、中小學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中華經典誦寫講、紅色研學等活動,讓廣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強傳統文化教育的魅力和效果。開展文明校園創建,近年來,該市旬陽中學榮獲陜西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旬陽中學君子教育入選教育部德育典型案例,甘溪初中博雅教育被《中國教育報》深度報道。城關二小等5所學校榮獲安康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銅錢關鎮中心校被命名為安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蜀河鎮中心學校被命名為省級民族團結教育示范校。

發揮典型引領作用。該市大力開展文明學生、新時代好少年、優秀少先隊員評選,用榜樣力量引導學生“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2023年,程筱等136位同學榮獲獲旬陽市“三好學生”榮譽稱號;袁明霞等138位同學榮獲旬陽市“優秀學生干部”榮譽稱號。城關二小學生吉銘洋代表陜西省代表團參加全國學憲法競賽榮獲團體三等獎。

20231205154736506-56-b48e1.jpg_scale.jpg

全面豐富教育內涵

豐富活動育人載體。該市以“三重融合 三全育人”為抓手,開展“開學第一課”、主題班隊會、主題升旗、“學黨史 明初心 擔使命”愛國主義研學、“童心向黨”主題演講賽、“爭做河小青”“學雷鋒我在行動”“緬懷英烈祭掃烈士陵園”等主題教育,將理想信念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融入其中,為廣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切實筑牢未成年人思想建設根基。

突出關愛特殊群體。該市組建“支教助學”志愿服務隊,大力開展“五類”特殊群體關愛幫扶志愿服務,在情感上真心解惑、生活上細心關照、學業上耐心輔導,協助監護人做好對孩子的監護,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共建的管護模式,切實幫助其積極向上,健康快樂成長。2023年累計落實關愛“五類”兒童5700余人。  

深化實踐育人效果。該市加強勞動實踐,開齊上好勞動教育課程,設立與勞動實踐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和課后服務課程,推進學校勞動規范化,家庭勞動日常化,社會勞動多樣化。開展志愿服務,組織中小學生廣泛參與學校、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教育活動,落實勞動教育課程,初步形成“校內勞動責任區+家庭勞動教育實驗區+校外勞動實踐基地”體系。

積極創建示范引領。該市積極創建勞動教育示范校、勞動教育基地及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以創建促提升。目前,該市共14所學校被命名為安康市級中小學勞動教育示范校,3個基地被命名為安康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示范基地,1個基地被命名為陜西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4個基地被命名為安康市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20231205154821159-3-fb6c8.jpg

全面凝聚育人合力

建好一支隊伍。該市建立以教育系統領導干部、教師為主體,志愿者和優秀家長共同參與,專兼職相結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2023年,各學校累計舉辦家庭教育專題講座100余場,參與家長2萬余人,受益學生6萬余人次,覆蓋率100%。

抓好三個陣地。該市全面建好家長委員會,全市中小學全部建立校級、年級、班級家長委員會,將家長委員會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充分發揮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和教育工作的積極作用;規范建設和辦好家長學校,堅持學校主導、家長志愿的原則,實現全市中小學家長學校全覆蓋;大力推進家訪工作工作,按照面向全體、重點優先、有序安排的原則,在三個學年度內,完成對每一位學生的走訪,通過家訪真正解決問題,達到教育的目的。

20231205154821439-69-fac63.jpg_scale.jpg

全面營造育人環境

抓住學校育人主陣地。利用好“三陣地”,即通過班級、文化長廊、德育室等文化陣地向師生集中宣傳新時代的教育方針政策。開展好“三活動”,通過班會活動、團隊活動、社團活動廣泛積極開展系列活動。利用好“三宣講”,通過課堂講授、國旗下演講、室外電子屏播放等形式,對師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

推動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該市加大青少年活動中心、輔導站的建設和管理,為全市青少年課余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場所。各學校注重發揮社團優勢,2023年共開設校級社團累計431個,開展校級及以上活動2636場次,學生參與率達100%,形成“一校一特色”,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實踐陣地。 

深化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該市以“師德引領年”為抓手,在師風師德上要求教師做到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確保校園環境風清氣正。同時聯合公安、市場監管、文化旅游、交通等部門開展校園安全及周邊環境整治專項治理行動,努力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文化服務環境。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