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縣聚焦“三個年”建設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者:劉永升 楊聶而
發布時間:2023-12-01 21:08:05 來源:綏德縣教育和體育局
今年以來,綏德縣教育和體育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扣陜西省“三個年”活動總要求,在充分調研、全面研判的基礎上,提出了切合綏德教育實際的——“教育質量提升年、優質資源引進突破年、師德師風建設年”工作思路,補短板、強弱項,樹特色、揚優勢,積極打造教育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
鎖定強基礎,促改革,抓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綏德縣加強“雙常規”管理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出臺“課堂革命·綏德模式”實施方案,積極推進“三個課堂”建設,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斷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立足“第一課堂”,提升教育質量。綏德縣各學校積極探索支撐素質教育實施的管理模式,落實教學常規,強化教學管理,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促進學校師生和諧發展。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聚焦學生學習全過程,提升學生學習品質,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綏德縣多次組織開展以“課堂觀察校校行”為核心的教學視導活動,深入學校,開展名師示范課、教師匯報課、深度融合教研等活動,強化課堂教學主陣地,打造綏德好課堂。建立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各學校精心研究作業分層設計,設置“作業超市”,創新作業類型方式,根據學段、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布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
打造“第二課堂”,彰顯社團特色。綏德縣依托“社團活動”和“課后服務”等平臺,結合“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以作業輔導、學科拓展和特色課程為主,開展秧歌、書法、剪紙、泥塑、民歌等特色課程,開設籃球操、花樣跳繩、足球、繪畫等多彩社團課程,因材施教,發展個性,發揮學校育人和服務功能。
開發“第三課堂”,注重社會實踐。綏德縣以綜合實踐學校為龍頭,整合縣域資源,開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軍事體驗、地方美食制作等課程,結合棗林坪上河源、裴家峁創新園區、龍灣生態示范區及綏德縣“一館五址”有利資源,對中小學生開展“1+X”的多元化研學旅行活動,引導學生感知、體驗和理解生活,達到全面發展、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今年組織22所學校的2634名學生,開展20次活動。
聚焦修師德,鑄師魂,抓師德師風建設
加強理論學習,增強師德教育實效。加強系統化、常態化學習,重點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學習。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把師德師風擺在培訓重中之重的位置。各學校通過開展專題講座、師德故事演講、知識競賽等方式,引導廣大教師不斷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堅持“四有”標準,健全師德長效機制。細化《綏德縣中小學教師考核實施辦法》,將師德考核放在教師績效考核的首要位置,圍繞“四有”好老師標準,建立健全師德師風監督保障機制,與教師簽訂師德承諾書,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強化責任與監督,促進全縣教師隊伍師德水平整體提高。不斷創新師德教育方式,選樹和宣傳優秀師德典范,適時開展“好校長”“模范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教育世家”等評選活動,大力弘揚高尚師德,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
盤活教育資源,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啟動“縣管校聘”管理改革,采取個人申請、直接聘用、公開競聘、交流聘用、跨校競聘、組織調劑等方式,對多名富余教師進行分流調配,有效解決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配置數量不均衡、學科結構不合理等“超編缺員”的問題。在義合中學率先試行校長負責、逐級聘用的人事制度改革,通過兩年時間,學校由原來的100多名學生,增加到近500名。義合中學的成功改革,破解了鄉鎮中學辦學的尷尬局面,緩解了城區學校上學壓力,成為全縣校長職級制改革的樣板依據。成立27個“名師+” 研修共同體、12個“名班主任+” 研修共同體、11個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1229名教師參與,采取上示范課、同課異構、聽常態課、專題講座、教育沙龍等方式進行交流研討、示范引領,通過同課異構、磨課研課、專題講座、主題學習等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個人成長。以賽促教、以賽促研,綏德縣開展課程培訓、教育教學能手評選、課堂教學創新大賽、語文主題學習大賽、思政課大練兵等活動,不斷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注重走出去,引進來,抓優質教育資源引進
拓寬人才引進渠道。2023年通過特崗計劃招聘、校園招聘、事業單位形式共招聘補充教師58名。積極與江蘇省邗江區對接,加強教師交流,采取“外托、內依、橫聯、上靠”方式,革新教育理念,提升辦學水平。
搭建溝通交流平臺。綏德縣兩所高中與省教育督導學會簽訂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在專家團隊的跟蹤指導下,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全面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教學水平,統籌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和新高考改革。綏德高級中學引進西安高新一中優質資源,設立“云校雙師同步課堂班”,利用5G網絡設備進行名校資源共享教學,與高新一中“同課表、同課堂、同時段、同進度、同考評”。
提升教師業務素質。組織中小學校長赴山東濰坊進行校長治校方略與育人能力提升培訓學習,通過看校園文化建設、觀名師課堂教學、聽學校領導的經驗報告等形式,了解跟崗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校園內涵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和專業發展、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改革,參訓校長撰寫心得體會53篇,交流分享32次,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選派210人參與國培計劃,105人參與省級項目,88人參與市級培訓,縣級集中培訓教師4000余人次,其中中小學思政課教師140余人,校園長、教務主任等200余人。
實干興邦,空談誤國;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當前綏德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壓力同在,綏德教育人將以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來綏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完善教育制度體系建設,規范學校常規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現代化進程,奮力譜寫綏德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