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建設是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課程的發展關乎著教育的根本。為了更好引導和推動全縣幼兒園課程建設工作,眉縣教體局以兒童立場為出發點,確立了“游戲化課程”建設主題,緊緊圍繞明晰課程建設理念、創建課程環境、構建游戲化課程體系、建設游戲化課程資源、提高教師游戲化課程建設能力等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理念先行,厘清課程建設思路

《綱要》和《指南》是幼兒園工作的行動綱領,眉縣教體局緊緊圍繞文件精神,出臺了《眉縣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管理指導意見》,引導全縣幼兒園規范辦園、內涵發展,為實施課程建設把控好方向。各幼兒園根據文件要求,開展了系列學習、討論活動,組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綱要》《指南》《指導意見》,明確課程建設工作的方向與目標,規范課程建設行為,熟知工作內容和具體措施,掌握幼兒園課程建設工作方法。外聘專家,開展課程建設專題培訓會、研討會等,引導思想碰撞,激發課程建設的活力。

二、合力并行,豐富課程建設內涵

1.行政支撐,強化視導。堅持經常深入一線調研了解課程建設情況,針對薄弱園所存在的困難,積極申請課程建設資金。眉縣教體局按照幼兒園課程建設方案,嚴格資金管理,開展項目建設專項視導,實地考察和可行性論證,發揮行政推動作用。

2.分類推進,全面創建。

一是做好典型培樹,突出示范引領。以縣兩所直屬園為龍頭,率先開展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工作,2019年兩所幼兒園率先申報了陜西省幼兒園課程建設示范基地的創建工作,深入對課程建設者的理念、目標、內容、策略、途徑、教師課程建設能力提升以及資源庫建設等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3月份,示范幼兒園順利接受了省專家組的復驗工作。同時,我們堅持定期舉辦業務園長、骨干教師觀摩培訓會,統一思想,明晰課程建設的階段性要求。

二是做優園際交流,推動全面建設。實行“分片包抓”及“聯片幫帶”機制,建立了全縣優秀園所交流群,定期開展課程建設交流研討活動,解決區域課程建設共性難題。

三是做細園本研究,凸顯特色發展。各園依據園本實際,以教研活動為陣地,通過現場觀摩、案例辨析、沙龍交流等方式,按照資源挖掘、集體審議、教學研討、框架構建、課程審議、專家評審等程序,從“課程開發的可行性”“實踐操作的適宜性”“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入手,經過“個人——小組——園級”三級審定,最終構建出園本特色課程。

目前,全縣各園所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園本課程。全縣已形成了示范幼兒園的 “幸福·趣探”課程,第二幼兒園的“玩創原色”課程,第三幼兒園“三維”綜合課程,槐芽鎮中心幼兒園“1+3+5”課程,金色搖籃幼兒園“樂”運動“悅”健康課程,筑夢幼兒園“四季課程”等。

3.家校協作,開發資源。邀請家庭和社會加入到課程設計、組織者、觀察者、參與者的角色中來,緊密協作,有效利用博物館、圖書館、旅游景區、紅色教育基地、勞動實踐基地等,激活、用好家庭和社會教育資源。

三、多維發力,保障課程有效實施

1.夯實組織領導。制訂《眉縣課程游戲化建設五年規劃》,明確“以游戲化課程建設”為主線,教育行政、教育科研、幼兒園共同合力推進,將課程建設與實施作為常態工作,統籌管理和指導基層幼兒園實施落實。

2.強化過程指導。一是由教研中心牽頭,遴選縣域內省市級骨干教師組建專家團隊,分片包抓,分片指導。二是在開展常態化課程實施能力提升工作的同時,聯合高校、名師工作室、“名校+”等資源,定期開展“名師引領+團隊驅動”“園際交流+觀摩研討”“專題講座+主題式教研”“問題導向+區域聯動”等形式的交流研討活動。三是依托眉縣“三個課堂”網絡平臺,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實施融合應用。

3.實施分層推進。基于區域內幼兒園發展水平差異,將全縣幼兒園分成三個層次,確立分層異步達標的課程建設目標。通過針對性分層指導,實現所有園所個性化、體系化的園本課程構建。

4.落實四項措施。

一是制定全縣課程游戲化建設進程表。每年確定課程游戲化建設創建園,明確完成時限及目標。專業團隊現場跟蹤,重點指導,從“前期方案制定——中期創建實施——后期工作督促”,開展任務和指導并行的陪伴式教研指導。

    二是聯盟結對、均衡發展。以2個省級示范園為龍頭,集合4所直屬園優勢,構建城區、鎮街公民辦園聯盟結對的“1+1”引領幫扶機制。通過夯實幫扶責任、明確幫扶內容、落實幫扶考評,實現活動全程開放、資源全部共享、課程同步提升。

三是適時引導,全面提升。在課程建設的關鍵環節,專業團隊在不同面、不同點上進行及時指導,讓所有園所均得到同步發展。

四是加強幼小銜接,打通課程實施雙向通道。引導幼兒園關注《2022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了解小學課改趨勢,優化課程設置結構,提高游戲水平,強化銜接意識,搭建幼小銜接的課程橋梁。

四、評價跟進,提升課程建設效果

評估是幼兒園課程質量保障中重要的一環。教體局通過園所、縣級、社會三個層面的綜合評估,形成人人都是評估者,時時處處有評估的評價策略。

1.園所三級過程評價。幼兒園緊緊圍繞班級保教計劃落實、集體教研活動實施,通過個人自評、班組互評、園級聯評的即時評價,促使教師每天保持實時反思的工作態度,讓課程實施在不斷實踐反思中落到實處。

2.縣級終結評價。從2017年,啟動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示范園創建工作,通過“初評指導、終評定性”的程序進行評價。每年舉行一次課程游戲化建設現場會,通過現場觀摩課程實施,親身體驗課程效果,分享課程經驗交流,讓后續創建園明確整改目標,堅定創建信心。目前,全縣已有示范園18所,達標園7所。

3.社會拓展評價。各幼兒園通過家長開放日、幼兒課程游戲化成果展示、家長問卷調查、業務關聯單位評價等,全面了解并綜合評價幼兒發展情況;同時,聽取課程建設實施的社會反響,拓寬課程思路,再生新的課程資源,促進課程更好地實施。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