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研學對我啟發很大!我認識到,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成為一個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人。”11月27日,在陜西學前師范學院舉辦的研學討論會上,學生王藝蓉回憶自己的陜北研學之旅時動情地說。

近日,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的30名師范生走進延安,開展以“堅定教育初心 矢志強國夢想”為主題的研學活動。從2021年開始,為提高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教師隊伍質量,教育部實施“優師計劃”。同年,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的小學教育專業被列為全省首批“優師計劃”師范生定向培養專業之一。參加此次研學活動的30名本科三年級師范生,正是2021年被首批“優師計劃”小學教育專業錄取的學生。

“我們第一站來到延安市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在學校的安排下,分別觀摩了語文、數學、英語等課堂教學。同學們認真學習課堂教學方法和技巧,感受老師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思想價值觀的引導。”負責帶隊的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青年教師蔡靈芝說起這次研學,記憶猶新。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生雷盼從陜北帶回的筆記本上,滿滿當當記錄著研學中的學習心得。她感慨地說:“在課堂上,看著學生們求知若渴的眼神,我真正明白了教育的使命。”

研學時,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觀了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的特色教育成果展示區。一幅幅精美的陜北剪紙作品,讓大家發出陣陣贊嘆。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生陳珂毓對此感觸頗深:“我們從一幅幅作品中看到了美育工作的重要性。未來,我成為一名教師后,也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潘炳超對大家說:“正因為有許許多多優秀基層教師的默默奉獻,孩子們才得以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大家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不僅要掌握教育教學的專業知識,更要真正理解肩負的使命,為基層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延安大學附屬小學隊列整齊、步伐統一的課間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討論會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生陳思怡興奮地表示。

延安大學附屬小學利用每個大課間,讓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做傳統文化禮儀操。學校自編自導的這套大課間活動操,將《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融入其中,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副教授王碧梅教導學生:“結合傳統文化,打造特色課程,推動學校課程體系轉型,延安大學附屬小學的創新實踐值得學習推廣。大家在未來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可以借鑒這些教學經驗,讓孩子們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嶺革命舊址等地參觀、學習,不僅加深了我們對紅色革命文化的認知,也堅定了我們扎根基層的信念。”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生唐麗提起研學期間的參觀活動,深有感慨。

“我們要將課堂的理論知識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對研學活動進行總結,將課程育人價值有機滲透到實踐教學活動中,努力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著力塑造能擔當重任的優秀教師。”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朱金衛表示,“通過‘優師計劃’師范生培養,我們要積極助力優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