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育人視域下“三全”閱讀體系的探尋
作者:龔哲勇 王 蕊
發布時間:2023-11-28 10:58:01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根據腦科學理論的最新研究結論:閱讀、運動、游戲,是充分激發學生大腦發展,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三大基石,而閱讀在學生全面發展中的作用最重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一直以來,我們在小學階段探索“全科、全域、全人”的閱讀體系,也正是為了讓閱讀拓寬學生視野,讓教育面向未來發展。
一、“三全”閱讀體系的內涵闡釋
“三全”閱讀倡導和重視“全域閱讀、全科閱讀、全人閱讀”,教育者應該把閱讀的目光放全面、放長遠。閱讀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閱讀中進行全面育人。
(一)“全域”
“全域”首先指特色的閱讀環境:我們愿學校的“每一面墻”“每一個角”“每一條路”“每一個院”都成為閱讀的美好空間。首先開展學科閱讀活動,為師生閱讀創設了良好的環境,在學校中基本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其次延伸了閱讀空間,閱讀地點進一步從學校延伸到家庭、社區、圖書館、書店等地。最后豐富了閱讀內容,學生的閱讀內容從讀教材延伸到與教材有關的課外讀物,在閱讀的基礎上讀人、讀物,讓每名學生心中有閱讀,讓閱讀無處不在。
(二)“全科”
“全科”是指所有學科都覆蓋,即國家課程要求開設的每個學科都開展閱讀活動,都落實一定的閱讀任務。在這里,“全”有三層含義:一是指明所有學科悉數在內,缺一不可,如道法閱讀、科學閱讀、藝術閱讀,體育閱讀,強調學科的覆蓋面;二是指導所有學科都將閱讀作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和手段,都努力發揮閱讀在本學科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三是指向一種跨學科的閱讀理念,即基于學科、打破學科、高于學科的閱讀方向,用閱讀來串聯學科知識,用閱讀來實現跨學科教學。
(三)“全人”
“全人”首先是指在閱讀活動中的所有人員,如教師、學生、家長都要投入到閱讀活動中來。閱讀不僅僅是學生的事,沒有熱愛閱讀的教師和家長,哪能培養出熱愛閱讀的學生呢?教師重視“導讀”、家庭重視“伴讀”、學生重視“自讀”,才能營造出“全人”閱讀的氛圍。其次是指閱讀的目光要放全面、放長遠、放高端,我們的閱讀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在閱讀中進行全面育人。閱讀不僅為了讀書,而且是為了讓每個人都在閱讀中找到自己、成全自己、培育自己,是為了成就全面的人、真實的人、未來的人。
通過系列活動,學校強調了不同角度地“讀”、不同形式地“讀”。形成了班班有讀、科科滲讀、人人會讀的閱讀氛圍,旨在通過閱讀提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三全”閱讀體系的實施路徑
根據閱讀目的,學校從以下途徑營造閱讀氛圍,教授閱讀方法,促進閱讀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具身認知化的閱讀場域激勵學生主體參與
具身認知理論認為心智的發展依賴身體的活動方式,特別強調身體在認知過程中的參與與體驗,把身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為認知過程中重要的建構因素。基于對此理論的認識,我們認為“三全”閱讀的開展必須要有環境方面的條件保障,如學科閱讀的開展時間、場地,學科閱讀文化建設園地等。
西安市曲江第七小學(以下簡稱“曲江七小”)在建校之初就擁有藏書4.5萬冊的圖書室,舒適的環境給學生創造了適當的閱讀場所,以“慧雅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更是突出“建在圖書館里的學校”這一特點:教學區中庭“長出書本”的大樹、以書籍為裝飾的“書香市”閱讀區域、方便閱讀的樓層圖書角、愜意舒適的小書窩、個性獨特的班級圖書角……為給教師打造閱讀的氛圍,學校建設了藏書3000冊的教師閱讀空間——慧讀館,成為教師讀書坊活動的最佳場所,學校還建設了教師“悅讀陽臺”,給予教師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有花香,自然引來蝴蝶;有書香,自然會有愛書人!
古人云:書非借不能讀也。在曲江七小,閱讀空間不僅具有簡單的“存儲、借閱、交換”功能,隨著“增能空間的提出”,學校打破了空間的單一功能性,形成了集閱讀教育、娛樂休閑、文化熏陶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閱讀空間格局,打造了全閱讀的學習校園,營造了新穎活潑的閱讀環境,讓閱讀無處不在。
(二)自主多樣的閱讀課程引導學生習得方法
學校根據學科閱讀的需求開設學科閱讀課程,通過閱讀方法的習得,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學校設置了四層級的閱讀課程來落實學科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化學科閱讀的重要性。
一是閱讀引領課。閱讀引領課即為每日的晨誦小課。在清晨的早讀時間中,教師在現有的教學資料中增加學科閱讀類資料,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主動閱讀。
二是閱讀指導課。閱讀指導課即每日的思維小課。在國家課程后,教師在現有教學環節中增加學科閱讀環節,通過語文兒童詩、數學繪本、英語動畫、音樂故事等形式給學生提供不同學科的閱讀指導。同時,用同學科的相關閱讀打開學生的另一個視域,用一定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拓展思維的空間。
三是閱讀拓展課。閱讀拓展課即為每日的積累小課。教師在現有的作業類型中增加自選型課外學科閱讀作業,各學科教師通過給學生推薦課外學習的學科類讀物、跨學科讀物、學科應用類讀物,給學生拓展更多學科教材之外的閱讀資源。
四是閱讀實踐課。閱讀實踐課即為每日的自主小課。學科閱讀材料的使用不僅要與課堂教學相匹配,而且要與課外時間、家庭時間、社會資源相匹配。教師要根據閱讀計劃、閱讀書目,提倡學生利用家庭時間閱讀。
一方面,學校按照課程的學科閱讀內容和邏輯關系來系統建構學校的全學科閱讀體系;另一方面,學校通過給家長的一封信、給家長的書單、給家長的閱讀講座等系列活動,引導家長積極參與閱讀,從而促進書香校園文化建設。
(三)精彩紛呈的閱讀活動促進學生獲得成就
為營造濃厚的全科閱讀氛圍,“雙減”以來,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科閱讀活動,以活動促閱讀。學校通過制定每個學科不同的閱讀目標及特有的閱讀評價,用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多彩閱讀 引領成長”的語文學科閱讀項目以“四重一多彩”為途經,將圖書漂流、誦讀兒童詩、整本書導讀、課本劇表演等活動結合起來,并嵌入豐富多彩的語文閱讀活動;“慧讀善思 妙趣橫生”的數學跨學科閱讀項目用數學繪本閱讀搭建“數與字”的橋梁,用心感受“學與用”的美好;“樂讀科學 探索奧秘”的科學學科閱讀項目將科學探究與閱讀融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讀具慧心 思辨明理”的道法跨學科閱讀項目融合兒童哲學閱讀,以思辨性的問題為切入點開展“問題大揭秘”活動;“創意探索 激發審美”的美術學科閱讀項目以賞析名畫為背景,引導學生借助生活用品開展“名畫Cosplay”活動;音樂學科的“閱讀百位音樂家故事”,體育學科的“認識百位體育明星”……國家課程與閱讀的深度結合,使每一門學科都能將閱讀作為重要的認知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從課程的學習中習得學科閱讀方法。
閱讀不只是語文學科的“專利”,閱讀教學也不只是語文教師的教學職責,閱讀更不只是淺表化的信息提取與知識了解。“三全”閱讀的開展讓師生了解到各學科都有多種多樣的閱讀文本,各區域都能成為閱讀的場域,各個角色都可以成為閱讀的參與者。以往單一結構的閱讀概念將被打破,基于“全域、全科、全人”的多結構閱讀形態正在逐步建立。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三全”閱讀將會加速書香校園生態化格局的真正形成,開啟基礎教育全面育人的新起點。
本文系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規劃課題“基于全面育人的小學‘三全’閱讀體系實踐研究”(編號2022XAGH24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龔哲勇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陜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七小學 王蕊 陜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