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實現“減負增效”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作者:景智雄
發布時間:2023-11-28 10:52:35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2021年7月,“雙減”政策出臺,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義務教育健康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一次重大變革。近年來,延安市寶塔區第一小學(以下簡稱“寶塔一小”)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一個核心、狠抓兩個重點、落實“三個課堂”、推進四項改革、強化五項管理,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努力實現“減負增效”,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一、突出一個核心,““減負增效”提質
“雙減”的核心就是“減負、增效、提質”,所謂“減負”就是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增效”就是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質”就是要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為此,寶塔一小把“雙減”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書記校長親自抓、分管校長具體抓、處室主任配合抓、家長和教師共同抓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兩個重點,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落實“雙減”政策,重點在學校,難點在家庭。要將“雙減”工作進行到底,必須要家校攜手、同向發力。
(一)切實減輕學生校內作業負擔
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當下教育過分強調考試分數和排名。校長向教師要分數,教師向學生要分數,層層傳導、層層加壓,學生課業負擔越來越重。在“雙減”政策要求下,校長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堅決摒棄“以分數論英雄”的傳統思想,嚴格控制考試次數、作業總量,切實把“雙減”作為校長的“一號工程”。
(二)切實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
受應試教育影響,一部分家長不顧實際,為孩子購買大量的學習資料,報了名目繁多的特長班和補課班,剝奪了孩子的休息時間,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在“雙減”背景下,學校一定要強化家長學校建設,認真落實家長培訓制度,定期舉辦家長培訓會,大力宣傳各級政府關于“雙減”的相關政策,杜絕“學校減負、家長增負”現象。
三、落實“三個課堂”,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課堂是落實“雙減”政策的主戰場,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陣地。為全面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學校著力打造“三個課堂”,構建了以國家課程為主的主修課程,以紅色教育為主的育人課程,以陽光體育為主的健康課程,以綜合實踐為主的拓展課程,以繽紛社團為主的藝術課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夯實“第一課堂”
學校堅持按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不隨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堅持按教學計劃把握進度,不隨意提前結束課程和搞突擊教學;堅持按規定的要求進行質量檢測,不隨意增加考試次數;堅持學業水平按等級進行評價,不公布考試成績和班級排名;堅持按要求嚴格控制作業量,不布置機械性、重復性作業;堅持落實“兩操、兩課、兩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高度重視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等學科教學,堅決杜絕語數英教師隨意擠占體音美等學科的教學時間,保質保量完成國家規定課程的教學任務。
(二)豐富“第二課堂”
學校構建了“基礎+拓展”的服務模式,實現了“5+2”課后延時服務全覆蓋,徹底解決了家長的輔導難和學生的作業難的問題?!盎A類服務”以答疑解惑和作業輔導為主,通過“一對一輔導”“面對面指導”,做到學習任務“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拓展類服務”以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為主,充分利用學校運動場地和功能部室,組建了包括體育類、語言類、藝術類、益智類等幾大類的68個學生社團,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張揚學生的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拓展“第三課堂”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睘榱送卣拐n程資源,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學校充分利用延安得天獨厚的紅色教育資源,定期組織學生參觀革命舊址,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利用節假日組織小小講解員,走進棗園、楊家嶺、王家坪等革命舊址,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講述革命故事、宣講延安精神。成立了志愿服務隊,定期深入街道、社區和敬老院,開展孝親敬老、衛生保潔等志愿服務活動。要求學生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開展家庭勞動教育“五個一”活動,即:買菜、做飯、洗碗、掃地、洗衣服。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
四、推進四項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課堂教學改革
深化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是“減負增效”的關鍵。為此,學校從學科核心素養出發,以課例研修為載體,認真落實深度教學,積極探索“雙減”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改革,構建了語文學科“語用課堂”、數學學科“說理課堂”、英語學科“創意課堂”、藝體類學科“活力課堂”教學模式。
在課改實踐中,學校堅持問題導向,把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通過問題分析、理論學習、專題討論、課堂實踐、案例剖析、反思總結等實踐活動,使課題與課改有機結合,教研與科研有效融合,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實現了教師的備課從“備教”轉向了“備學”,教師的授課從“泛講”轉向了“精講”,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轉向了“主動”,學習內容從“單學科”轉向了“跨學科”整合,教學組織從“課時”轉向了“單元”,教學效率明顯提高。
(二)校本研修改革
為全面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學校積極推進校本研修改革,通過互研組、教研組、領航行動、名師工作坊“四輪驅動”,打造教師成長共同體?;パ薪M以集體備課、同課異構為基本教研形式,旨在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不斷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教研組以業務學習、專題輔導為基本教研形式,旨在構建學科教學模式、不斷探索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領航行動以師徒結對、引領示范為基本活動形式,通過省市級名師的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名師工作坊以教學改革、課題研究為基本活動形式,通過分析研判、把脈會診,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疑難雜癥。通過四輪驅動的校本研修,“讓名優教師亮起來,讓骨干教師動起來,讓青年教師研起來”,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為“減負增效”提供有力的保證。
(三)綜合評價改革
落實“減負增效”,課堂教學是核心,教師隊伍是根本,教育評價是關鍵。為此,學校改變過去單純以成績和排名評價學生,淡化過細的分數差別,采用“等級+綜合評價”的方式,對學生從品德修養、學業水平、身心發展、藝術素養、創新實踐等五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突出了評價的激勵導向功能,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
(四)創新作業改革
落實“減負增效”,作業改革是重點。一是強化制度約束。學校制定了作業的布置、批閱、檢查等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務處定期檢查、跟蹤、反饋制度,同時建立了每日作業公示制度,確保作業改革有序推進。二是優化作業設計。根據不同學生,分層設計作業,通過“必做作業+選做作業+拓展作業”等形式,設置“作業超市”“星級習題”,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作業中獲得成就感。三是創新評價方式。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采用等級、評語、印章、圖畫等多種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四是控制作業總量。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總量不超一小時。
五、強化“五項管理”,實現“五育”并舉
(一)強化“五項管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是加強學生作業管理,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培訓負擔;二是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三是加強學生課外閱讀,鼓勵父母和孩子一起參與親子讀書活動;四是加強學生手機管理,教育孩子在校不帶手機,在家不玩手機;五是加強學生睡眠管理,保證孩子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確保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堅持“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是突出德育,潤澤生命底色。將德育滲透課堂、融入活動,做到課程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二是優化智育,提升學業水平。通過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培養核心素養。三是強化體育,打牢身體根基。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建立學生體質監測制度,開展學生體質健康和視力檢測。四是加強美育,涵養藝術品格。開足開齊藝術課程,開展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長的班級藝術教育活動。五是注重勞動教育,提升勞動技能。通過學科教學,滲透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美德、勞動技術的教育。通過學校常規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日常家務勞動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
努力實現“減負增效”,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是新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的光榮使命,也是新時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寶塔區第一小學將繼續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奮力開創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第一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