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子助力基層教育 用“小力量”撬動“大振興”
作者:任娜 田曉夏
發布時間:2023-11-27 12:40:34 來源:西安新聞網
“既然選擇了支教,就要堅定有一束光、發一分熱的信念。一年時間很短,也很長,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學生們深切感受到科技創新的魅力,用自己的力量點亮身邊同學的夢想,成為助力基層教育發展的新力量?!?/p>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王學子,這樣總結自己剛過去不久的支教生涯。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他始終相信“小力量”同樣可以撬動“大振興”。
開創“云支教雙師課堂”授課新模式
王學子的老家在安徽淮南,所在縣城當時是國家貧困縣。填報高考志愿之初,王學子就被西電的紅色歷史吸引,后來依托國家專項扶持政策,他如愿進入西電。2020年開始攻讀碩士研究生,師從王從思教授。
作為第22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團長,王學子在支教期間不但全身心投入還善于觀察,他發現當地學校的基礎教育工作雖然做得不錯,但承擔素質教育課程的老師并不多,音樂、體育、美術以及科創類的老師也很少。結合現實情況,王學子開創“紅色筑夢科創小屋”云支教雙師課堂模式。
“我參加的研究生支教團通過線上直播課、發布線上優質資源、充分利用各類學習APP等手段,積極探索線上教學模式?!眰€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為了將有限的力量輻射更廣,王學子支教期間堅持“帶著學校資源走進去,帶著孩子們走出來”。
他組織了蒲城縣第四屆優秀團干部培訓班、“筑夢小精靈”培訓班等各類活動,邀請蒲城縣的共青團干部和中小學生來到西電,參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子裝備機電耦合理論與關鍵技術“111”創新引智基地、FAST工程50米模型、逐日工程試驗場等,邀請了機電工程學院段寶巖院士團隊以及學院多位專家教授為服務地的學生進行科普授課,同時發揮學院工業設計系的學科優勢,邀請專業教師為服務地學生講授中國傳統文化折紙、泥塑等特色美育課程,成功實現了“大師進校園”的目標,讓服務地學生近距離感受到了科技力量。
科技支教 VR全息復刻技術搭建幫扶地圖系統
“作為當代青年,我想要扎根中國大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鄉村振興的使命扛在肩上?!敝Ы唐陂g,王學子主動申請延長服務期,有效利用周末、暑假等節假日時間組織參賽學生訓練。
而西電支教團的到來,無疑在鄉村孩子們心中播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霸诶蠋煹墓膭钕?,我努力學習,希望以后去更遠的地方看看,有更大的平臺來實現自己的理想?!蓖鯇W子支教時的學生席佳園說。
擔任支教老師期間,王學子指導學生參加2020-2021學年少年硅谷——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賽,獲得兩項全國一等獎,成功實現了陜西省鄉村學校在國家級科創比賽中“零”的突破,這是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科創小屋孵化的又一顯著成果。
“通過這次比賽提升學生們的科學素養,激勵他們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這對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和國家發展至關重要?!蓖鯇W子表示,未來希望這些孩子們可以樹立科技報國意識,能把個人理想融入報效祖國的偉大事業。
在回到西電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王學子依然心系支教過的地方 ,多次參與學院組織的鄉村振興實踐活動,并堅持帶動身邊同學一起走進基層。
面對研究生學業科研壓力大、空閑時間少、社會實踐機會較少的問題,在學院支持下,王學子發揮西電學科優勢,利用VR全息復刻技術,搭建了機電工程學院——蒲城縣特色幫扶地圖系統,突破空間和地域局限,讓鄉村振興走進更多同學的生活,讓在校大學生足不出戶、足不出校就可依托網絡“來到”鄉村,親身體驗,身歷其境,共同感受美麗鄉村新局面。
“不管做什么工作,中間的每一步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都會面臨從剛開始一點都不懂,到最后逼著自己去學習,去歷練的過程。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堅持,要對自己有信心?!蓖鯇W子說,他將繼續用奮斗點亮自己的青春之光,以平凡致敬不凡,在青春舞臺上綻放絢麗色彩、譜寫人生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