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盡管已經開學兩個多月了,長安大學許多新生仍然記得自己入學報到時的情景: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懷平教授向每位新生贈送一本《馬克思靠譜》,這是學校“六堂思政課”學生成長引領工程的第一課——院長贈書活動。幾年來,學校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都會送上包括《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在內的經典讀物,通過學校專題設置的讀書分享會、最美筆記大賽、經典誦讀會等系列活動,讓大學生從入學起就打牢思政專業基礎。

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樓內,“高舉旗幟、堅守陣地、引領風尚、立德樹人”16個金色立體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圖書館中,2000余冊經典原著吸引著師生駐足閱讀;名師工作室、集體備課室和學生活動室內,黨員干部師生圍繞主題教育必讀書目開展交流研討。

近年來,長安大學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調動學校、學院、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通過專業課、文化課、網絡課、宣講課、勞動課、實踐課“六堂思政課”,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通過‘六堂思政課’學生成長引領工程,我們旨在打造課內課外相融合、校內校外相聯動、線下線上相銜接、團隊個人相協作的立體思政教育引領體系,并將其貫穿學生踏進校門第一步到畢業離校最后一步全過程。”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李小芹說。

近年來,長安大學不斷創新思政課,構建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打造系列精品活動——長安大學“思政文化節”,將思政教育專業理論貫穿到學生易于接受的校園活動中,推動思政教育深入人心。

同時,馬克思主義學院聚焦學生的成長特點開設網絡思政課,堅持內容為主,創新傳播形式,構建了由團團愛學習、學習周刊、小馬熱議、黨史誦讀、青年榜樣、熱點關注等幾個專題模塊組成的新媒體運營模式,帶動青年學子對馬克思主義原理做到真學、真懂、真會、真用。

在長安大學校園里,有一支學生理論宣講隊伍——長安星火宣講團。作為陜西高校青年愛國奮斗宣講聯盟的首創成員單位,幾年來,長安星火宣講團圍繞一系列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時政熱點打磨理論宣講作品,在同學中引起熱烈反響。

在思政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易于接受、愿意參與,長安大學在多年的實踐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今年6月的一天,同學們發現,學校餐廳門口擺放了許多新鮮的枇杷,大家可以免費品嘗。原來,這些果子是學校勞動教育活動的“成果”。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后勤部門聯合舉辦校園枇杷采摘活動,讓廣大師生參與其中,增加勞動實踐教育趣味性。

為了讓思政教育實起來,學校除在本、碩、博全階段培養過程中施行《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外,還在寒暑假開展覆蓋全體學生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建設校內外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探索高校勞動教育的評價體系,讓大學生在參與勞動教育中體會獲得感和成就感,推動勞動教育成為思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我們要培養學生成為學思并用、能說會講的專業人才。”李小芹說,“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就要圍繞學科優勢、突出思政專業特色、立足學生成長需要,以學生熟悉且易于接受的形式深入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廣泛的實踐鍛煉中教育引導學生,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