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聚焦減負提質 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11-23 17:00:00 來源:洋縣教體局
“雙減”工作開展以來,洋縣教體局全面加強機制創新,持續抓好課程實施規劃落地,加快教學方式變革,全方位關注育人關鍵環節和課程教學改革,大力探索五育融合課堂教學新樣態,持續加強教學研究,切實提高育人水平,不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優化實施,促進課程方案落地。堅持因校制宜“一校一策”,把國家統一制定的育人“藍圖”細化為學校的育人“施工圖”,持續優化改進課程實施規劃。一是加強課程建設規劃。印發《洋縣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指導意見(2023試行稿)》,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行政牽頭、教研推進、層層培訓、協同聯動的方式,指導督促學校開全開足開好國家課程。二是構建課程育人體系。分學段打造課程特色,形成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課程系列。洋縣青年路小學以“和相應美相隨”為理念,打造該校“和美”校園文化,構建了以“底色”“潤色”“亮色”三大課程體系。洋縣城南九年制學校以“潤澤”理念立校鑄品,全面構建潤德、潤智、潤體、潤美、潤勞“五潤四澤”課程體系,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洋縣城西小學建構了“小公民教育”育人理念,把“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塑陽光心態、練就健康體魄、賡續紅色血脈、培養美好品格”作為培養學生的五個目標,爭做知行合一的新時代小公民。
廣泛參與,加快教學方式變革。落實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全面推進教學方式變革。一是深化教研教改。組建了12個義務教育學校集團,成立覆蓋各學段的41個學科指導中心,選拔245名省市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組建學科指導專家組,深化教研教改,創新骨干教師遴選培養運行機制。全縣各中小學積極組織省、市、縣級教學能手評選活動,評選出縣級教學能手138人,市級教學能手37人,省級教學能手13人。二是擴大精品課遴選。以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為抓手,通過精品課遴選、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帶動各地各校廣泛參與,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組織全縣中小學思政精品課評選活動,39名教師參與了縣級思政精品課評選,評選表彰思政精品課一等獎12節,二等獎9節,三等獎12節。在陜西省學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活動中3名教師分獲思政課“教學能手”和學科思政“教學能手”榮譽稱號。三是實施優秀教學成果推廣。全面總結教學成果推廣應用,進一步擴大書院初中“少教多學”、貫溪初中“361活動單導學”、小江初中“三案教學”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推廣應用,探索不同學校有效推進教學改革的實踐模式,促進成果“本土化”落地。
強化實踐,不斷提升科學素養。深化中小學科學教育改革,發展學生科學素養。一是加強實驗教學。強化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將學校實驗課開設情況納入教學視導和日常督導,通過實驗活動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掌握理論知識、增強實踐能力。二是加強教學交流。定期組織開展實驗觀摩、研討、交流、競賽等活動,通過各類實驗活動的開展,不斷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洋縣教研室組織開展理化生實驗操作競賽,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對理化生學科知識的興趣。三是開展科普教育。各中小學定期開展科技節、科技小發明、科普讀書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理想,積極開展科學創新實踐活動。邀請陜西科技館科普大篷車開展科普活動進校園活動,持續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學習方式,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不斷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五育融合,全面深化評價改革。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反饋作用,豐富創新評價手段,注重過程性評價,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一是提升教師教學評價能力。引導教師提高教學設計和作業設計水平,通過班級特色“作業單”、編印優秀作業簡報,總結改革經驗,交流優秀成果,讓作業設計成為提質增效的有力驅動。在第三屆陜西省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與設計案例展評活動中,洋縣4份作業管理及設計案例分別榮獲2個省級二等獎和2個省級三等獎。二是改進和完善學生評價。出臺《“黨建鑄魂 德潤心智”黨建品牌實施方案》《“責任擔當、品德情懷”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等“1+N”方案文件,完善中小學德育工作長效機制。完善“三位一體”的體育藝術教育推進機制,常態化開展班級、年級、學校、集團校等群體性體育藝術賽事機制。因地制宜開發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構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個性發展的評價體系,強化了學生素養表現的即時評價和多元評價,培養了一批陽光、好學、堅強、友善的鹮鄉學子。
數字賦能,加快智慧教育發展。深入推進教育數字化,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一是推動數字化環境覆蓋。印發《洋縣中小學數字校園評估工作實施方案》,以立足教學需求、有效解決問題、提高教學效益為導向推動學校軟硬件設施優化升級,強化數字技術對教學改革創新的支撐作用。二是強化數字化應用培訓。推進全縣中小學遠程互動教學平臺常態化應用,建成適合本地應用的本土優質教育資源庫,有力助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是提高數字化應用能力。印發《洋縣教育體育局印發<洋縣“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十百千”教師培養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持續做好了“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十百千”教師培養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