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記者從西安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弋英民教授團隊突破了煤電節能自動控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開發的系列產品成功應用于國內50個煤粉利用和燃燒企業的100余臺裝備中,創造經濟效益累計超過27.8億元,為“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了貢獻。

當前,煤炭仍然是我國電力供給的主要來源,而煤粉利用行業普遍存在能源消耗高、粉塵和噪聲污染嚴重等問題。“解決煤粉制備與煤粉燃燒的節能降耗及安全運行等關鍵技術難題,是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弋英民介紹,2008年開始,在科技部、省科技廳、西安市科技局等的科技項目持續支持下,西安理工大學聯合西安交通大學、西安航天源動力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致力于煤粉制備和煤粉燃燒優化控制系統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經過10余年產學研聯合攻關,弋英民教授團隊突破了系統燃燒穩定性和點火成功率兩大技術瓶頸,開發出的優化節能控制系統大幅降低了煤粉電耗,提高了煤粉燃燒效率。截至目前,該團隊已參與制定相關領域國家標準9項、中國團體標準1項,獲得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76項。

近年來,弋英民教授團隊研制開發的系列產品在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得到廣泛應用。該團隊與西安艾貝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西安航天源動力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晉航爐”項目,通過國內首次使用化工工藝安全可靠性論證,標志著“高灰熔點無煙塊煤的液態排渣”這項世界性行業難題被攻破,也標志著全球唯一的塊煤加壓熔渣氣化技術研發驗證中心正式建成。該團隊研發的“智能+視頻”智能火檢系統,成功應用于陜煤集團榆林化學公司18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實現了國內在建最大煤化工項目氣化爐點火,性能優于同類進口產品。

“我們將緊密結合企業需求,發揮高校科研優勢,針對關鍵共性問題持續不斷地開展科研攻關,為推動行業技術進步作出貢獻。”弋英民表示。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