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教育局:聚焦“五強”提升“五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者:鄒志強
發布時間:2023-11-21 15:49:46 來源:彬州市教育局
近年來,彬州市教育局黨委聚焦清風鑄魂專項行動,以“四查四糾、四建四樹”為路徑,以清廉學校建設為抓手,實施“十大行動”,聚焦“五強”提升“五力”,全力推動彬州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強組織領導,提升政治核心力
夯實主體責任,把牢“方向盤”。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將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嚴格“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堅持所有工作黨委會集體研究決策制度,切實加強對“雙減”、“課后服務”、“三個課堂”建設、均衡發展、安全穩定等工作的政治引領,始終以黨建為教育改革發展把舵定向,充分發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
加強組織建設,實現“全覆蓋”。全面落實學校黨組織書記和校長“一肩挑”,配足配強學校黨、團、隊力量,堅持以政治優先、黨員優先、品德優先“三個優先”標準選配教研組長、班主任,切實提升黨的組織力量。成立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黨支部,向民辦學校及校外培訓機構分別選派支部書記、黨建指導員,并成立7個“大學區”臨時黨支部,實現黨組織全覆蓋。
打造示范陣地,引領“規范化”。堅持每年列支專項經費用于黨建陣地建設和活動開展,先后打造了彬州中學、紫薇小學等10個黨建工作示范點,建成紅燭文化走廊和紅色書吧,并扎實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支部書記述職等,實現了校校陣地規范化,活動常態化。
二、強思政建設,提升思想引領力
抓思想武裝頭腦。持續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改革的重要論述,采取班子成員、校園長領讀領學、集中自學、專題講座等方式,組織開展“習語潤咸 彬彬有禮”經典誦讀活動,用好陜西干部網絡學院、“學習強國”等線上平臺,認真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摘編》等必讀書目,開展“靶向性”“實戰化”政治理論提升培訓,深刻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的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同時,堅持周三集體學習不動搖,定期開展校長論壇、理論考試,切實強化思想武裝,強化政策水平,強化知識更新。
促融合立德鑄魂。堅持意識形態工作與思政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師德師風教育“三個融合”,開展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組建二十大精神宣講團、思政課教研組,組織思政課教師“大練兵”、“黨支部書記及校園長講思政課”,舉辦“童心向黨”系列活動,編印發放《童心向黨?筑夢遠航》教育叢書,實施師德師風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師德師風負面清單等,構建“思政課+學科教學+紅色基地+社會實踐”的課內外一體、線上下融合的 “三全育人”新機制,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樹典型示范引領。實施黨員名師工程,通過黨員、教師之間“師徒結對、以老帶新、黨教互幫”的模式,先后組建9個黨員名師工作室,黨員名師通過“講示范課、做報告、共同磨課”等形式,充分發揮“頭雁”作用,實現了“雙培養”目標落實落地。
三、強作風建設,提升隊伍戰斗力
縱深推進“清風鑄魂”專項行動。緊扣“四查四糾”“四建四樹”,著力打造政風清明、校風清凈、教風清正、學校清凈的教育生態,打好教育糾四風樹新風與干部能力提升組合拳,努力創建“豳風廉韻·清正教育”品牌。
多措并舉推進警示教育常態化。緊盯“關鍵少數”、關鍵崗位,從嚴依規依紀依法開展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違紀問題的發生,使黨內監督全覆蓋、立體化、常態化。深化警示教育,用好用足第一種形態,綜合運用談話函詢、約談提醒等方式,緊盯春節、中秋、寒暑假以及高考、中考等重要節點,跟進提醒警示。組織黨員干部職工學習反面典型,深刻反思、引以為戒,做到警鐘長鳴常態化。
以問題為導向補齊短板。深入開展機關干部“進百校聽千課”活動,堅持“找(對標對表找差距)、提(學干并重提能力)、轉(針對問題轉作風)、樹(樹正導向激活力)”一體推進,落實“局領導包片、股室負責人包鎮、干部包校”責任,實行“捆綁考核、同獎同罰”制度,著眼學校發展瓶頸,立足彌補管理短板,為學校發展把診問脈,切實將機關干部的作風建設轉變為教育質量提升的強大動力。
四、強機制改革,提升工作創新力
2023年,彬州市教育局大力實施教育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進一步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實施“大思政課”體系建設行動。構建“學習+宣講+論壇”“課程+活動+實踐”“大思政課”教育體系。
實施基礎設施賦值增能行動。爭取財政列資高質量實施4大類15個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力實施16所學校“數字校園普及行動”。
實施“名校+共同體”機制煥新行動。與西、咸12所名校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關系,建立10城鄉教育共同體,實施“教學管理六個一”。
實施校長專業能力提升行動。通過“研修+考試”“實踐+交流”,提升校長教育政策執行力和學校管理創新力。
實施新時代“豳風優師”行動。通過“事業單位+特崗教師+高層次人才+銀齡講學計劃”多途徑“補”充教師。17名教師被評為咸陽市教學能手。
實施五育融合強基鑄魂行動。落實新高考及新課標,深化“雙減”提質和“3456”精彩課堂,開展“‘悅’讀鑄魂·書香賦能”全員閱讀活動,舉辦“梨花小天使”評選表彰暨校園藝術節展演活動,新增2個校外勞動實踐基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實施教科研深耕厚植行動。建立共同體教研模式,大力推進“融合課題”、“大單元教學”等新課題研究,開展中小學微型課創新大賽,評選優秀課例50余件,開展小學語文學科基地古詩文教學探討活動,示范引領學校教科研水平提升。
實施職業教育融通融合行動。實施“3+2”大專、“3+4”本科培養模式,與咸陽利德汽車商貿服務有限公司、彬長礦業集團公司合作,推動產教融合發展。
實施家校社協同育人行動。建立彬州市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精心打造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123456”特色品牌。
實施“百校千課”下沉問效行動。深入基層學校課堂問診30校次,開展“雙月考核”1輪次,落實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周視導”、專項督導及“雙月考核”制度,提升管理質效。
五、強教育治理,提升改革執行力
緊盯“雙減”等教育改革發展任務,堅持黨委把關定向、內外聯動發力,確保改革任務不走偏、工作落實不打折。
發力“雙減”深化教育治理。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出臺“雙減”意見,組建“雙減”工作領導小組及校外培訓機構治理10部門聯席會議,開展內外治理,校內作業負擔明顯減輕,課后服務實現“兩個全覆蓋”。
推行“五個一”創新學校管理。在全市學校推行了“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體系、一校一規劃、一校一評價、一校一特色”的“五個一”管理,有力促進了學校依法辦學、內涵深化、管理提升。
優化“三個課堂”改革育人方式。堅持提升“第一課堂”,扎實開展“三有四度”“精彩課堂”構建,提升教學效益;立足“第二課堂”,大力開展足球賽、運動會、藝術節活動,創建“書香校園”,激發校園活力;拓展“第三課堂”,青少年活動中心支部利用暑假和節假日,每月服務學生發展200多人次,聯系建立了以權家橋紀念館等10個校外實踐基地,加強社會實踐,全面落實了“五育并舉”要求。
試行“差異考核”改革教育評價。針對城鄉學校差異,在義務段學校試行了“差異化”考核,改以前的主要“考分數”為德智體美勞教育成效全面考核,切實解決了考核“一刀切”問題,為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樹立了科學“指揮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