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活動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實踐探究
作者:■文/劉 敏
發布時間:2023-11-14 15:50:17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體質健康教育在幼兒園工作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落實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在幼兒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中,體能課程活動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幼兒通過體能課程活動可體驗不同的運動方式。這不僅能培養幼兒的身體機能和運動技巧,還可以培養其人格意志,促進他們身心全方位成長,對孩子的發展和成才有著重大意義。因此,教師要注重幼兒體能課程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選擇適合幼兒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運動項目和內容,減少不正確的運動方式給幼兒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幼兒的身體協調和靈敏性,鍛煉其注意力、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一、建立有效機制,提升幼兒體能活動的質量和效果
政府要建立相關機制,將幼兒的體能教育水平提高到重要位置。為了提升體能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水平以及改善器材和場地的條件,地方政府要給予大力支持,加強對幼兒園體能課程活動的監督、指導和評估,以確保幼兒園的體能活動朝著正確的方向穩步前進。
二、整合多種資源,設置合理的體能活動內容
通過科學的設計和組織,教師要有效整合多種教育資源,結合當下學前教育理念和園所的實際教學設施,使幼兒的體能得到不斷提升。在設計和組織體能課程活動中,一方面,教師應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體能發展規律加以設置,適當選取最適宜該年齡段孩子的體能訓練項目。如有些幼兒園在適時進行健美操、袋鼠舞等體能項目,對此我們應對其教學內容加以合理調配。在開展健美操時,教師要顧及幼兒的身心健康,盡量避免使用高強度的鍛煉,多讓他們進行一些輕松、自然的活動,如慢跑等。此外,教師還要針對幼兒的興趣特點進行設計,選取適宜幼兒的體能訓練項目。由于每個孩子對于運動的喜好不同,因此教師設計運動項目時,要在內容層面上做到“兩個結合”,即室內活動與戶外活動結合、器械設備運動與場地空間活動結合。在運動方式的選擇上,也要做到個人運動和團隊活動的平衡。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必要的時候教師應尊重幼兒的自主選擇權。如此,就可以實現各類幼兒的體能訓練需要。
三、提升師資力量,促進幼教隊伍的綜合素養
教師在幼兒園體能課程活動中扮演著組織者、監督者、參與者的角色。由于“體能”理論知識尚未被大多數教師所熟悉,為了提高本園幼兒的體能水平以及全面提升幼教隊伍的綜合素質,我們邀請了相關專家、體育名師入校開設講座和培訓會,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體能”的內涵并掌握一些專業的運動技能。對此,我們還采用了一種新的方法:引入專業的體能教師。這些教師不僅具備豐富的經驗,還能激勵在園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例如,我校招聘了一名體能男教師,他的個性和作風非常陽剛,性格開朗活波,深受幼兒喜歡。相信在這一系列的策略下,幼兒園的體能課程定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抓牢幼兒心理特點,對幼兒的動作進行專業化指導
受認知水平的限制,多數幼兒無法長時間專注地進行訓練,所以教師要予以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自己。尤其是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他們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故而在體能活動中的表現可能會比較凌亂,此時教師就要親自示范。在進行體能項目活動的同時,教師也要對孩子的動作進行指導。盡管大班幼兒的語言、社交、合作等能力發展得較為成熟,但其對事物的認知還處于較淺的層次。因此,教師應抓住孩子這一時期的心理特點,增加他們的訓練時間、內容以及難度,當然不能超出他們身體、心理的承受能力,針對個別高難度的動作,教師可提供一對一指導。
綜上所述,體能活動可以顯著提升幼兒的爆發力、適應性、靈活性、柔韌性和平衡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發展水平、興趣愛好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方案,以穩步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灃科花園第一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