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產教融合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方法。在動物醫學專業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充分掌握理論知識和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教師需要將改革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提上日程,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產教融合滲透到高職院校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改革中。本文基于產教融合的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改革對策展開分析,旨在促進動物醫學專業教學的最優發展。

[關鍵詞]產教融合  動物醫學專業  教學模式

課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第二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課題“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30100505)。

產教融合要求職業教育和產業能夠實現有機結合,并能夠展開與企業的深度工作,為學生畢業后順利就業,以及為企業輸送更多優秀人才奠定扎實基礎,最終實現產教共贏的根本目標。動物醫學專業以培養合格的獸醫師為目標,致力于培養符合行業發展需要,具備豐富動物醫學理論知識和扎實實踐技能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這就要求課程改革與行業企業緊密對接,及時補充動物醫學專業知識,促進動物醫學教學質量提升,為企業輸送更多實用型人才。顯然,產教融合背景下,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改革已然成為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做出的一大改變,為學生順利畢業到崗工作提供扎實保障。

基于產教融合的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改革思路

1.校企共同開發課程

校企共同開發課程,才能夠順利實現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改革之路。主要原因在于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知識的學習,而企業則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校企共同開發課程,這是實現產教融合的最好方法,也是最值得踐行的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畢業后順利到崗,達到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標準。

2.以職業標準為教學主線

作為教師,需要將職業標準作為教學主線,并且始終堅持與行業企業標準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課程教學的實用性。基于產教融合,將職業標準貫穿于教學主線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的實用價值。

3.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只有圍繞學生才能夠發揮出教育應有的效果。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學習習慣與方法,因此,教學設計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設計出與學生相適應的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才能夠設計出個性化的教學內容,以確保學生的職業能力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基于產教融合的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改革面臨的困境

1.課程體系設置及教學方法不完善,學生畢業后無法適應獸醫臨床工作

現如今,課程設置方面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理論課程缺乏對行業特色課程的安排,沒有將行業發展新技術、科技倫理和前沿知識納入到課程教學安排中,導致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與行業實踐有效結合。學生要想在畢業后迅速適應獸醫臨床工作,就需要掌握動物醫學專業核心知識,比如獸醫臨床診斷、獸醫傳染病等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只有具備了相應的專業基礎知識與能力后,才能夠更好地向著企業發展的方向努力。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教師要根據企業的用人需要來培養學生的能力及素質,設置專業課程體系,分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訓練的比例,學生學習動物醫學專業,主要是為了能夠在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而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必然無法實現學生畢業即就業的愿望,導致學生無法充分掌握動物醫學專業技能,從而無法更好地從事該工作。動物醫學專業涉及到的知識比較繁雜,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本無法直觀地展現動物醫學專業知識,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比較困難,晦澀難懂的知識讓學生久久不能消化。教學方法是產教融合的前提,倘若教學方法不完善,那么學生所學習的專業知識根本無法與企業的發展需求相適應,導致學生畢業后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滲透進日常工作中。事實上,對企業而言,如何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才是最終目標,而在這一目標的影響下,要想讓企業拿出資金讓學生盡快適應和勝任自己的工作,顯然是一個根本不太可能實現的目標。但現實是高職院校教授給學生的知識,讓學生根本無法以最快的速度勝任動物疾病的防控、診斷、治療等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增強人才培養環節專業知識教育,是產教融合視域下動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的重要內容之一。

2.師資隊伍結構有待完善

師資力量是否雄厚直接關乎人才培養的質量,加之動物醫學專業性較強,這就更需要完善師資隊伍結構,優秀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當前,教師從事動物醫學專業教學的經驗比較少,更多的是紙上談兵,正是因為教師的實踐經驗少,導致教師潛意識里認為只要學習好理論知識就可以。很顯然,存在這樣的思想是不正確的,如果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是這樣的想法,那么學生就算掌握再多的理論知識,也無法將其很好地運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可見,這是與教學初心相背離的,根本不利于學生以后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其實,教師肩負著非常重要的擔子,學生未來是否能夠順利就業,迅速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是否能夠練就一身扎實的本領,是否能夠在學校里得到千錘百煉,這些都是教師職責所在,假如教師不去考慮這些問題,那么學生畢業后也只會無所適從,根本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工作崗位中。因此,完善師資隊伍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只有讓教師越來越專業,綜合能力越來越強,才能夠將所學、所思等滲透進日常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3.實踐教學難以滿足產教融合需求

由于高職院校動物醫學專業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課程的學習上,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顯然是不利于產教融合的。主要是因為企業在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于實踐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將課程的時間線拉得過長,那么留給學生實踐的時間自然就少了很多,而且學校經常在學生臨近畢業之際才開始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如此短時間的學習后,根本不能充分領悟和透徹學習實踐內容,導致無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狀態投入到企業的各項工作中。當前,探索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校企合作不暢的問題,加之高職院校在專業轉型過程中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缺乏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安排給學生的都是比較簡單的實踐實訓實驗課程,留給學生實操的機會少之又少,這樣一來,學生掌握的臨床技能就較為稚嫩,根本不能迅速達到企業的要求。

基于產教融合的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1.創新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獸醫臨床適應能力

要想促進產教融合的深入發展,就需要將校企作為著手點,高職院校的培養需要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進行不斷優化,而企業可以提出自身對創新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的建議,以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真正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這樣便于高職院校在接收到企業的反饋后及時優化課程并調整學時,最終為企業輸出更多優秀的,符合其發展需求的人才,確保這些人才在畢業后就可以順利到崗。課程是產教融合的根據地,在嚴格遵循動物醫學專業發展需要的同時,加強對課程設置的個性化調整。比如,以動物傳染病學實驗為例,有實驗項目共計35項,操作性不夠強,而經過優化后,實驗項目精簡為16項,整合后的實驗主要分為動物傳染病病料采集、病原學診斷技術、血清學診斷技術三類。課程設置的創新和優化,可以讓學生從原來雜亂無章的學習中脫離出來,系統地學習試驗內容。改進實驗內容,能夠讓操作更具有實踐性,學生在進行實驗室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從中汲取到更多的養料,最終促進學生動物傳染病實驗室診斷技術的提高,讓學生能夠迅速適應獸醫臨床工作。創新教學方法則可以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專業技術課程模塊、職業規劃拓展模塊等多模塊教育模式,培養出具有較高綜合素養的獸醫人才。并根據職業的需要設置崗位實踐創新項目、創業實際訓練等課程。在開展動物醫學專業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教學方法的更新是否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到畜牧養殖企業、動物醫院等進行調研并參與管理,充分了解各崗位對能力的要求,通過對崗位要求的深入了解,教師可以確定培養人才的重難點,進而更好地創新教學方法。在動物醫學專業教學中,要想做出巨大的改變,就必須采取同步教學歸納法。因為傳統教學根本無法將學生與生產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更多情況下是機械性地記憶各種動物醫學知識,而在生產實際中動物醫學知識具有明顯的復雜性,在對動物病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也會與學習的內容存在一定差異,并非所有動物的病情都和所學習的內容一模一樣,因此,學生如何靈活掌握這些技能才是最關鍵的,不能一味地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要創新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獸醫臨床適應能力,讓學生在面對動物疾病時,能夠迅速從腦海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學生達到這樣的水平,才能夠更好地適應臨床要求。

2.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師資力量

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師資力量,這是現實的必然要求,也是確保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有機融合的必然條件。(1)鼓勵教師踴躍報名參加實踐培訓。鼓勵缺乏實踐經驗的教師踴躍報名參加實踐培訓,并深入到企業當中學習最新技術,幫助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性。(2)在企業任職技術顧問。促使教師勇于去企業任職技術顧問,解決企業的困難,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以便將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傳授給學生,并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將所學、所悟、所思的內容滲透進去,努力成長為優秀的教師。另外,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學校可以聘請優秀的企業人才作為兼職教師,給予學生面對面指導,學校也可以挑選具有扎實教學經驗的教師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汲取企業值得學習的經驗,并內化為自身教學的一部分,為學生提供更專業的教學指導方法。(3)采取教師與企業無隙對接的交流模式。為了提高師資隊伍質量,學校可與動物醫院達成合作,定期讓教師到動物醫院進行實踐操作,并建立獎懲措施,以此促進教師參與的積極性。教師還可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與企業技術人員探討教學方法,共同探索適合校企的新措施,將所學的新技能滲透到課堂上,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4)成立校企合作技術指導組織。由高職院校聘請動物醫院專家擔任校外指導,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指導的專業性,利于學生學習書本之外的動物學相關知識,高職院校則向企業提供最新研究的成果以及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人才。對于高職院校和養殖企業而言,只有在不斷的思想碰撞中才能夠尋找到更多的靈感。組織開展研討活動、技能培訓、校企科研互助會議等無疑是實現該目標的最好方式,在各種活動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下,實現產教融合。對此,高職院校應該盡可能多開拓一些渠道,包括向教師提供專業技術學習、理論知識學習,以及到企業實踐的機會,通過這些方式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產教融合的有序實施奠定基礎。因為只有教師具備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才能夠為高職院校提供更多的研究成果,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企業則基于教師對自身發展作出的貢獻,積極為高職院校動物專業改革出謀劃策。通過這樣的方式形成良性循環,即教師專業教學能力得到提升,企業發展有了希望,學生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畢業后能夠迅速到崗。

3.加強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要著眼于動物醫學現狀及畢業生未來求職的需要。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改革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其中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要符合以下四個要求:第一,符合現代養殖特點。如今動物醫學趨于專業化發展,各企業對職業的分工也愈加精細,因此,課程應按照動物種類設置學習情景。第二,與生產崗位知識對接。由于動物種類較多,加之如今集約化養殖問題較多,故而需要按照生產需求設計教學模式,即在同類動物中根據動物類型設置學習任務,同一類型動物采用同步教學歸納法進行學習,打破了單一的教學模式,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改革可以促進生產與教學內容的同步發展,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應用價值。第三,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如今我國在全球養殖量上位于首位,考慮到行業發展的需要,可以給豬、禽疫病防治等內容分配更多的課程學時,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優秀人才。第四,突出職業能力培養。必須充分體現出職業特點,利用校企育人環境的異同點,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順利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一般來講,動物醫學專業實踐課程有如下步驟:(1)明確課程培養方案和實踐教學標準,要充分考慮學生畢業后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用人標準,深化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2)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要加強聯系和合作,不斷優化教材和實踐課程。(3)促使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能夠符合企業用人標準,將課程教學與企業發展需求有機結合起來。(4)根據行業發展要求來評估教學質量,并促使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與企業發展需求動態化結合。比如,學生在高質、高量完成專業基礎課程后,就可以讓其利用空余時間到公司學習一些比較專業的技術,比如:如何進行飼養,如何防控疾病;學習繁殖技術、抗體檢測及生物安全管理環節;學習疾病防控等加護環節。再比如,安排學生到養禽場實習28天,熟悉養禽生產及禽病防治流程;到養豬場實習28天,熟悉常見豬病防治流程;到獸醫院實習28天,熟悉獸醫院工作流程;到檢疫局實習7天,熟悉肉品衛生檢疫工作流程;在實驗室實習60天,熟悉實驗室常規流程。加強對實踐環節的優化和管理,促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滲透到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提升操作能力。動物醫學專業實踐教學內容設計詳見表1。

20231114101711585-91-6002a.jpg

結  語

綜上所述, 基于產教融合的動物醫學教學改革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加快構建動物醫學專業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改革,才是適應我國畜牧獸業發展需求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這樣利于鍛煉教師的實踐能力,讓其掌握企業最新的技術要求,以便教師將所學內容更好地滲透到實際教學中;另一方面,學校所具有的科研優勢也可以為企業的發展助力,通過這樣的方式為雙方的后續合作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尹柏雙,沙萬里,劉東旭,呼顯生,王奔,郝景峰,李國江.應用型大學動物醫學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3):141-143.

[2]劉文強,郭尚敬.地方院校高水平應用型動物醫學專業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1,7(18):67-70.

[3]郭衛云,張坤朋,曹新江.新農科背景下動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6):35-36.

[4]黃陳,楊海峰.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動物藥學專業群建設實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8(4):128-131.

[5]鄭新添,范克偉,張敏,林煒明,黃翠琴.應用型本科院校動物醫學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12):21-24.

[6]周杰,蔣書東,劉亞,李錦春,李郁,涂健,韓春楊.面向新農科的動物醫學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23:)151-152+157.

[7]王雅華,錢景富,裴春生,劉立英.基于產教融合的動物生物制品課程改革與實踐[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2(5):16-18.

(王珊: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