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強縣教體局始終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和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建立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監測預警-干預處置-督導考核五位一體的工作格局,為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筑牢堅實心理防線。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心育”力度增強。全縣中小學充分發揮課堂教育主陣地作用,分學段開設以四有(有計劃、有課時、有內容、有師資)為標準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校校有活動,人人都參加”為宗旨,大力開展“珍愛生命,關愛成長”專項行動和“陽光心靈,與你同行”心理健康大展演活動,通過團體輔導、主題班會、專題講座以及手抄報、心理漫畫、心理劇等內容的展示培養學生百折不撓、積極樂觀、悅納自我的優秀品質;將“五育”和“心育”有機融合,推動全環境立德樹人教育格局全面實施。以“三個課堂”為載體,以《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為引領,以體育運動、勞動實踐、拓展訓練、校園藝術節等活動為依托,發展學生興趣與愛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切實做到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以勞健心的目的。

強化專業隊伍建設,促進“心育”水平提升。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建立了以專業心理健康教師為核心,班主任和兼職心理健康教師為骨干,全體教職工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今年以來,通過聯片教研、校本研修、專題輔導、業務培訓等形式,共培訓班主任950人次,線上專題輔導培訓3165人次,能力提升培訓560人次,域外培訓39人次,專題講座13場次,重點提升教師情緒識別與疏導、談心談話和危機干預的能力。建立了以問題為課題的工作策略,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對優秀研究成果在全縣推廣,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了廣闊舞臺。

強化監測預警分析,促進“心育”防控嚴密。各校積極踐行心理問題“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應對”的行動策略,建立了朋輩、班級、年級、學校四級預警機制,充分發揮學生骨干“信息采集器”的作用,發現苗頭情況,立即啟動預警機制,將心理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重點加強春季、入學季、考試季、畢業季等特殊節點特殊群體的心理危機排查,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測評,聘請專家、心理咨詢師到校分析研判,實施分類指導,破解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

強化干預處置舉措,促進“心育”精準發力。科學規范運用全員測評、日常監測結果,構建“心理篩查—心理咨詢—危機干預—轉介治療—全程跟進”工作模式,對需要關注的學生“一人一檔”精準施策,建立校領導、心理健康教師、班主任、任課教師和班團學生干部“五幫一”結對幫扶機制。組織開展“心情樹洞”、“心理信箱”、“寄語未來”等互動活動,讓學生傾訴煩惱,尋求共鳴、釋放壓力、樹立積極向上學習態度。積極開展“萬名教師大家訪活動”,設立“家校”聯系卡,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改善和預防孩子的心理障礙,培養學生“心理健康、行為陽光”的精神風貌,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強化督導考核運用,促進“心育”質效提升。健全考核機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對學校的年度綜合考核,以督促建,以督提質,把創建省市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作為發展目標,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全面覆蓋,推動全縣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穩健提升,用“心”守護哺“育”健康成長,切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心理健康工作,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