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階段處于學生的青春期,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神圣使命,是學生成長進步的引路人。中學班主任作為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協調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橋梁紐帶。因此,中學班主任管理學生需要處理好以下“四對”關系。

一是教書與育人的關系。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基本職責,當然也是班主任的基本職責。教書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書的目的,二者是統一的。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做到注重思想教育,努力把二者結合起來,堅持把思想教育寓于傳授知識之中,堅持把思想教育寓于各個教學環節之中,堅持把思想教育寓于日常交往之中。首先,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堅持把育人放在首要位置,牢記“育人的根本是立德”,幫助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黨,引導學生立志做一名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中學生。其次,班主任要立足本職、投身教學,積極工作、開拓創新,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學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導到學習上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使之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要求。最后,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做到發揮特長優勢與補齊短板弱項相結合、培養興趣愛好與實現全面發展相結合、提高學習成績與保持身心健康相結合,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學習、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自己、熱愛勞動,學會管理情緒,正確認知自己,做到勞逸結合,懂得感恩尊重,遵守法律法規,確保學生學習進步、身心健康、遵紀守法、人格健全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當好學校的好學生,當好父母的好子女,當好社會的好公民,當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學校教育是主導,家庭教育是基礎,教師和家長、學校和家庭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攜手共進,共同教育管理學生。教育學生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而且也需要學生家長、家庭和學校同頻共振、相向而行、同向用力,共同負責,堅決克服背道而馳、反向用力的不良傾向。只有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及時溝通交流,協力打造良好環境,才能讓學生得到成長和進步,實現教育的終極目標——培養出符合新時代新征程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家長,尊重他們的家庭,不戴有色眼鏡、不用放大鏡、不用顯微鏡,不嫌貧愛富、不分親疏,無論從事什么職業、無論什么學歷、無論什么樣的家庭結構,都要保持平等之心、尊重之心,保持與學生家庭的良好關系。其次,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與學生家庭的溝通實效,用好“家委會”平臺,講求談話交流的方法策略,虛心聽取學生家長的意見和建議,著力培養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思想心理基礎,精心做好溝通準備,避免相互揭短、亮短現象發生,努力克服埋怨情緒。最后,班主任要努力推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通過微信群、QQ群、精準教學、騰訊會議等平臺,及時掌握學生在學校、家庭的實際表現,共同研究解決學生在成長進步中的突出矛盾和傾向性問題,堅決防止出現多頭用力、反向用力的問題,力爭達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標相同,步調一致。

三是嚴格要求與關心愛護的關系。嚴是愛,松是害。嚴格要求,需要做到嚴之有據、嚴之有度。嚴之有據,就是在日常的管理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嚴格遵守規章制度,言談舉止符合教師、班主任的身份需要,符合工作崗位的職責要求,不能隨心所欲、任意妄為,不能逾越法律法規的紅線,更不能逾越道德的底線,歧視學生、侮辱學生等。嚴之有度,就是堅持做到嚴慈相濟、寬嚴統一,管而不死、活而不亂,既要保持好班主任的威嚴,也不能管得太死、束得太緊,讓學生失去了中學生、青年人應有的活潑與朝氣,要善于通過恰當的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管理的積極性。愛是尊重,是包容。關心愛護,就是班主任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所有學生都能成長為有用之才。對待家庭困難、學習成績不好、身體有缺陷的學生,班主任不能歧視、不能“冷暴力”,在一視同仁、公平對待的基礎上,給予更多關注、做好紓難解困;對待違反規定、違反紀律的學生,不能簡單粗暴,批評了之、處分了之,在堅持原則、依規依紀的前提下,循序善誘、耐心說服。同時,班主任的關心愛護還要做到真心愛護而不是溺愛,也不是保姆式的、無原則的“關心愛護”。需要批評的要及時批評,需要制止的要及時制止,努力防止小毛病養成壞習慣,防止小問題引發大禍端,做到防微杜漸,把矛盾和問題盡量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造成更大的、不可挽回的損失。

四是言教與身教的關系。古語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身教重于言教,也是教育的一條重要原則。身教,就是班主任用自己的理想信念、職業道德、言談舉止、工作標準來感染熏陶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做好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言教,就是班主任要用淵博的知識、扎實的理論功底,從道理和道義上娓娓道來、循循善誘,講清大道理、講好小道理、批駁歪道理,讓學生知其言更知其意,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育引導學生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集中到個人成長進步的正常軌道上來,不斷增強學生自我成長成才、自我完善凈化、自我進步發展的自覺性。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班主任應時刻牢記這條原則,做到心中有黨、國家和民族,深刻認識肩負的使命任務和社會責任,教育引導學生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意識到肩負的歷史責任,牢固樹立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立志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人才;做到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打動學生、引導學生;做到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具備學習、處世、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在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給予學生以幫助和指導,讓學生信服;做到時刻懷有一顆仁愛之心,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潤物細無聲的境界。中學班主任處理好以上這“四對關系”之外,還要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始終堅持理論先行。行動上的自覺源于理論上的堅定。作為一名中學班主任、一名從事為黨為國培育人才的人民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原原本本學、全面系統學、聯系實際學、及時跟進學,學懂弄通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懂弄通蘊含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分析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切實筑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思想政治基礎,增強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確保把“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這一根本問題落實到日常工作實踐中。學習好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理論,深刻領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科學內涵,做到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頭腦,做到教學管理的各項工作、各個環節、各個內容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開展,確保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確保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的落到實處。學習好西方先進的教育理論、教育理念,充分借鑒人類教育領域的優秀成果,積極參加各類培訓,自主購買各種教育書籍,加強自主學習,不斷開闊工作視野,切實提升管理學生的能力水平。班主任還要用好學習強國等自主學習平臺,采取集體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原文學習與研討交流相結合等方式,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學習成效,努力做到理論先行、思想引領,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切實發揮科學理論的巨大力量。

二是持續夯實能力基礎。中學班主任的雙重身份,決定了既要講授好所帶學科課程的知識,又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中學班主任要夯實學科授課能力基礎和開展思想教育的能力基礎。一方面,堅持以提高個人學科授課能力為抓手,打牢學科授課的基礎,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學科專業培訓,通過參加集體備課、評課賽課、錄制微課、學習觀摩、教學能手評比、擔負示范課任務等方式方法,緊跟學科教育前沿,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申報參加課題研究,潛心學習專業知識,科學制訂教學計劃,認真撰寫教學教案,用好智慧校園的現代化、信息化教學手段,注重課堂教育、課后教育相結合,靈活創新教學方法手段,分層、分類逐步提升學生成績,全面打牢學科授課的能力基礎,以此推動學科課程教學成效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以提高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為抓手,打牢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引導工作的基礎。班主任應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從而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成才、追求進步。做到以平等的身份開展思想教育,努力克服以上對下、長輩對晚輩的口吻和命令式、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做到以高尚的人格塑造學生人格、以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智慧、以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情感,以自己的心靈塑造學生心靈,綜合運用各種資源,采取政治教育、紅色文化熏陶、典型激勵、警示教育、耐心說服、嚴格管理,甚至紀律處理,與學校德育部門緊密配合,積極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努力提升吸引力、感染力,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三是著力提升教育管理效能。中學班主任提升教育管理效能,其實質就是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者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在學生成長進步過程中的特色與優勢,實現教育管理效能的最大化。首先,班主任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學生自我管理的自覺。不斷加強班委會建設,把思想素質硬、學習成績好、管理能力強的學生選為班長和班委會成員,切實發揮班委會管理班級的作用;以運動會、擂臺賽、文藝節目展演、評比競賽等各類活動為契機,指導班委會和班干部、各類骨干積極開展工作,搞好策劃和組織,切實使班委會和班干部在完成任務時得到砥礪和提高,不斷提高管理班級的實際本領。其次,注重發揮家長的作用,激發家長共同參與教育管理的熱情。主要是樹立服務意識,充分尊重家長,耐心進行溝通,熱情接待來校家長,平等對待,不指責抱怨、不搞親疏有別,維護和保持良好關系,確保班主任和家長都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家長始終同向同力、步調一致;建好、用好家長委員會,積極吸收思想素質高、能熱心服務又有余力的學生家長,組建家長委員會,協助班主任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發揮好家長委員會意見建議收集、學生思想反饋、溝通協調交流的作用。最后,注重發揮社會教育的作用,走穩邁向社會、融入社會的步伐。主要是用“法治副校長”和“校外輔導員”等力量,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組織學生走進街道社區,走進紅色紀念場館,走進科研院所,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平臺,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研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學生在廣闊的社會和生動的實踐中增長才干,經受鍛煉。

四是繼承弘揚優良傳統。中華傳統文化中關于教師的優良傳統有很多,新時代教育領域也有很多有益的好傳統、好做法,都是中學班主任需要繼承和發揚的,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終身學習的理念、愛崗敬業的狀態和無私奉獻的追求。首先,班主任要樹牢終身學習的學習理念。始終保持一種知識饑渴的狀態,堅信“依靠學習贏得過去、依靠學習也能走向未來”的人生信條,謹記“倒給別人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古訓,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認真學習學科前沿知識,認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認真學習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認真學習教育發達地區和先進典型的最新經驗,在不間斷地學習中提升處理好“四對”關系的能力,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破浪遠航,團結家長共同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其次,始終保持愛崗敬業的工作狀態。牢記“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的古訓,不論是擔負的課堂授課,還是班級的教育管理,從備好一節課、講好一堂課做起,從做好一人一事的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做起,從日常班級管理的一點一滴做起,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爭取成為學科領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行家里手。最后,堅守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誘惑,“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用愛去啟迪學生。

總之,肩負“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時代重任的中學班主任,要在處理好教書與育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嚴格要求與關心愛護、言教與身教這“四對”關系上用情用心、盡責盡力,在始終堅持理論先行、持續夯實能力基礎、著力提升教育管理效能和繼承弘揚優良傳統四個方面下功夫,如此才能勝任自身崗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作者單位   陜西省韓城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