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創新體育作業模式
作者:耿 科
發布時間:2023-11-07 16:27:51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隨著“雙減”政策不斷推進,如何在“雙減”背景下繼續落實教育教學工作,完善與之相關的教學策略,特別是作業的布置、設計、優化、有效和落實,一直是教師們思考的首要問題。對于體育學科來說,實踐性體育作業的科學布置、有效完成是目前體育教師需要探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影響體育作業完成的原因
家長重視程度和監管力度不同。由于家長和學生對體育作業普遍存在重視程度和監管力度不夠的問題,因此學生完成作業的效果較差,甚至存在不完成作業的情況。
作業設計質量不高。多數體育作業難度設計不合理,使得學生難以完成或者缺乏挑戰。與其他學科相比,體育作業的判定標準較為主觀,給教師評估體育作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導致作業的質量無法保證。
作業內容、運動形式單一。部分體育作業的內容設置單一,過分側重體育技能的訓練和體能的提高,忽略了體育作業豐富中學生生活的功能,缺乏多樣化的訓練活動,導致學生缺乏興趣,難以堅持完成。
作業量過大。學生面臨繁重的學習任務,過多的體育作業容易使學生產生心理壓力和身體疲勞,影響身心健康。
二、信息化技術與體育與健康作業融合的優勢
為更好地完成和有效落實體育與健康作業,一方面要明晰實踐性體育作業的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網絡化平臺記錄體育作業、豐富作業內容,有效運用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作業功能,指導學生在家里加強體育鍛煉,培養良好的體育習慣,提升綜合體質水平。
(一)記錄作業數據
傳統體育作業主要是由體育教師布置、家長監督。學生作業中具體的運動量只能通過運動時間來判斷,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很難準確控制自己的運動量,并且,由于體育作業項目種類比較單調,加之學生的惰性和家長的失管,使得學生很難對體育作業提起興趣,體育作業的效果較差。教師應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學生的體育作業中,通過相關App的記錄功能,詳細記錄學生的實際作業完成情況,并能隨時查詢運動情況,教師作為管理員可以準確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監督和督促學生有效完成體育作業。如某些運動型App能準確記錄學生的鍛煉時長、跑步距離、血壓數值、心率數值、消耗卡路里的數值等,使學生全面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和運動情況。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將作業時間和作業內容進行科學調整,更好適應每位學生的身體狀況。
(二)拓展作業的社交功能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智能運動型App的社交功能都比較強大。通過社交功能的運用,能夠使體育作業更加多元、有趣。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發送自己體育鍛煉的照片、視頻和心得,將自身鍛煉的情況分享給同學。與此同時,通過智能運動App,教師可以根據菜單式作業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生也可以通過大數據查看自己在班級的排名。此外,學生還能通過智能運動App與同學進行交流,將自己的鍛煉心得和技巧與同學進行分享,這有助于豐富自身的鍛煉經驗,激發學生完成體育作業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三)靈活掌握體育作業完成時間
按照本校的課程安排,學生每周三節體育課加上課間操,很難達到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要求。通過運動軟件,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按照教師在運動軟件上發布的體育作業開展身體鍛煉。運動軟件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鍛煉目的和具體環境,為用戶制訂科學的計劃,并通過視頻或語音對標準動作的要求進行描述,有助于學生高效完成訓練。應用信息化技術能夠進一步提高體育作業的靈活性,學生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來科學計劃具體的作業完成時間。
(四)合理做好體育綜合評價
學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的數據反饋功能,如利用體智云信息化平臺,從體育作業的設計、布置、完成、評價和呈現的方式等方面,客觀記錄學生完成體育鍛煉的實際情況,建立公示、審核長效機制,確保記錄客觀真實,便于教師檢查統計和進行過程性評價。教師要做好課堂階段性檢測和結果性評價,并將結果作為衡量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依據。
三、體育與健康作業融合的具體措施
信息化技術不但能使得具體的作業內容變得更加科學、合理,而且能夠提供多元化的理論知識,豐富體育作業的科學性。教師可以根據信息數據的反饋,調查和分析學生自身的身體狀況和對體育項目的偏好,為每位學生制訂個性化的體育作業,保證每位學生都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目前中小學體育作業的內容,傳統的、常規的項目比較多,例如:慢跑、俯臥撐、仰臥起坐、跳繩等,隨著人們對鍛煉的需求,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鍛煉項目,比如燃脂操、現代舞、身體游戲、素質小組合等,相較于傳統的體育項目,這些新出現的內容,更加受到學生的歡迎。奎屯市第二中學采用體智云平臺和天天跳繩App,給學生提供菜單式體育作業,因地制宜構建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綜合性的校本體育作業內容,明確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遵照學生自主、“一生一策”的原則落實體育作業的完成情況。
綜上所述,將信息化技術具有的多元化功能合理運用到學生的體育作業中,可以彌補傳統體育作業中存在的不足,有效落實每天陽光鍛煉一小時,優化體育作業模式,進一步提升體育作業的效果。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奎屯市第二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