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解構與重構
作者:劉文彬
發布時間:2023-11-07 10:41:47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曾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睆V大青年學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希望。新時代,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擺在思政教育面前的根本性問題。面對復雜變幻的國際形勢,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在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教育和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斷提升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一批具有崇高理想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時代賦予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新時代為思政教育賦予了新內涵
“五四運動”以來,中國廣大進步青年作為新興力量,有活力、有膽識、有干勁,以大無畏的勇氣沖鋒在前,努力追尋光明和未來,成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一直以來,國家都非常重視廣大青年的健康成長,注重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成熟,習近平總書記更是結合其自身青年時代在陜西農村基層的經歷,把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同當代中國青年的實踐相結合,系統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時代青年”“培養什么樣的新時代青年”和“怎樣培養新時代青年”等具有新時代特征的問題,為青年發展定位、作用發揮等作了全面科學的闡述,也為更好地發揮思想引領作用指明了方向。
其一,新時代思政教育在理念上更加成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完善,在總結以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青年的成長規律,強調加強青年的道德教育,把培育有道德的社會主義青年作為促進青年發展的根本任務;其二,新時代思想教育在內容上更加全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極大地豐富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理論內容;其三,新時代思想教育在方法上更加貼合實際。通過親切的人文關懷和心理輔導,關心青年成長,傾聽青年心聲,想廣大青年之所想,幫助他們解決好成長中所遇到的各類心理上、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的問題,使他們能夠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其四,新時代思想教育在作用上更加突出。加強思想政治理論的引導力,有利于確保廣大青年及時了解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和理論自信。實踐證明,思政引領在促進廣大青年健康成長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新時代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
新時代,隨著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廣大青年在成長中需要面對各種思潮沖擊,如何進一步堅定廣大青年自信,已經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也對我們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要把實現青年全面健康發展作為根本目標。青年的全面發展是指所有青年的普遍發展,既包括了思想品德、學習創造和身體健康層面,也包括了組織協調能力和社會關系處理等諸多層面。要注重青年的體力和智力培養,使其得到自由充分發展。同時,青年作為一個社會人,在其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受到社會關系的影響和制約,所以青年需要融入社會,要注重豐富和發展自身社會關系,站在宏觀的角度去正確看待社會,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國家發展方向,充分認識自身,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
二是要統籌各方資源,促進廣大青年發展。要用包容的心態去看待青年的成長,充分肯定他們的優點,允許他們去嘗試,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要抓住青年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階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廣大青年的精神文明建設,把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變為廣大青年的共同目標追求,激發其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要注重調動和發揮廣大青年的主觀能動性。意識對行為具有重要作用,會對人的健康成長產生積極效果。所以,要注重培養廣大青年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成長中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和人生信念。
三、新時代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供了新路徑
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各類思潮涌動,各種信息駁雜,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難度。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從“大思政課”建設入手,結合新時代特點,提出了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性方案。
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理論,秉承以人為本理念,圍繞實現人的發展的“多元化”“全面性”,尊重青年的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一體設計、整體推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構建起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體系。
圍繞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成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的不僅僅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還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結合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變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路徑不斷拓展。據統計,90后、00后的青年每天接觸和使用互聯網的時間平均超過1個小時。融媒體時代的信息開放性較強,傳播迅速,呈現出多元化、碎片化的趨勢。面對新形勢新變化,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整合各方面資源,借助互聯網、微信等新興媒體,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流價值觀。
借助融媒體平臺,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在強化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的同時,教師要通過互聯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興媒體,及時宣傳英雄事跡與模范人物,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正能量,增強融媒體信息的吸引力、傳播力與感染力,把正確價值觀融入廣大青年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
借助融媒體發展,搭建多頻共振的價值觀培養平臺。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主動去接觸和熟悉新興媒體,運用微信、QQ等新興媒介工具同廣大青年交流、溝通,學校要為廣大青年提供多樣化的網絡信息產品和服務,積極邀請社會公眾人物、各類專家學者、先進模范代表,通過校內網、QQ群、直播平臺等新媒體,同廣大青年進行交流對話。
提前介入人工智能新前沿,不斷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舉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前引入人工智能,能夠提高教育的靈活性,確保教育的精準化,提升教育的親和力。教師要積極促進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人工智能的融合,使人工智能成為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高效工具。依托云平臺加快構建思想政治理論數據庫,打造智能思政平臺,形成具有理論數據支撐的智慧化教育模式。
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豐富和完善思政教學資源數據庫,整合融入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等內容,豐富教學案例和教學實踐,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發展變化等信息,及時將信息反饋給教師,并納入人工智能數據庫管理,逐步提高人工智能輔助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學校要加強智能化教育培訓,突出培訓教師運用人工智能的教學觀念、技術和能力,發揮人工智能的云處理能力,借助大數據和模擬優勢,構建起集教學、科研和管理為一體的教學環境,實施教師與學生實時互動、在線聯系等智能化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陜西教育報刊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