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我進入韓城市新城區第一中學成為一名語文教師,當時的我肩上有一副擔子,一頭挑著義務,一頭擔著責任。25年,我在平凡普通的教師崗位上努力實踐著自己的志向,收獲了一屆又一屆學生及其家長的信任。

20231107103010265-57-00b4c.jpg

25年的時間里,我已經是2600余名學生的老師,有2000名學生叫我“郭大俠”,有600多學生叫我“郭媽媽”。他們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孩子。25年的近萬天里,我幾乎把自己的所有時間和心思都用在學生身上,而自己的孩子需要陪伴和關愛的時候,卻少了我的身影。只要我在學校,我的辦公室基本上是學校最熱鬧的地方,學生進我辦公室就如回家一樣放松,坐著的、站著的、開心大笑的、愁眉不展的,全都是真性使然。甚至常常有許多家長找到我,希望我能做做他們孩子的思想工作,甚至還有位家長希望把他的孩子認作我的“干兒子”,“親兒子也行,人家聽你的。”家長沮喪地說,無奈的言語中透出些許“嫉妒”。

我幾乎拿遍了業務方面所有級別的榮譽,學校的、地方教育局的、省級的各種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德育雙馨”榮譽等,所有獎狀壘起來有了厚厚幾沓。我到底做了哪些事,成了家長心目中的好老師,學生心中最值得信任的人,同事眼中的榜樣,教育系統內的標桿呢?

把愛心當成責任和使命

工作不久,我的班上來了一名在學校出了名的“搗蛋鬼”——李小偉。小偉家庭貧困,母親常年臥病在床,父親靠拉三輪車維持生計,敏感、膽大、好出風頭是李小偉身上鮮明的“標簽”,他在學校基本屬于誰見誰頭疼的學生,九年級開學分班時,他被意外地分進我的班級。那時,其他科任教師都勸我把他退回去,省得“一個老鼠害一鍋湯”。但我沒有退,我把李小偉叫到辦公室,說:“你在學校的‘名氣’很大,好多老師不敢教育你,也有人不希望你出現在我的班級,但我相信你不是一個壞學生,我希望我能看著你成長,并且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優秀的學生!”

李小偉很激動,這是他上學以來第一次聽到來自老師的正向鼓勵,他表示一定不會辜負我的信任。盡管小偉在后來的學習生活中,時不時會有小問題出現,但難能可貴的是,他知錯就改,在我的不斷鼓勵下,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自主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還毛遂自薦當了班長。此后,我的班級綜合評比月月第一。“搗蛋王”變了,其他學生也在這樣逐漸向好的班風中變了,孩子們到畢業的時候,總是抱著我依依不舍。李小偉最后考入了高中,入學前還特意來到學校,給我拿了半個西瓜,并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過了一年,我的班上又來了一個叫小寧的女孩子,脾氣特別大,轉了好幾所學校都沒能穩定下來。后來,家長專門把孩子從新城學校轉到我的班級。小寧一遇到事情就情緒沖動,甚至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嚇得誰也不敢管理。當我得知她的這些經歷后,多次走進她家,與其家長耐心、誠心、細心地交流溝通,終于讓家長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面對小寧,我也是極盡勸撫,耐心疏導,哪怕她有時候“狂躁”沖撞,甚至有次差點兒用小刀劃破我的臉時,我第一時間想的都不是擔心自己,而是擔心稍有進步的她可能又會自暴自棄,回到原點。

2016年冬天的一個雪天,班上的燕燕在校園內不慎摔倒,我知道后,不顧自己的腰椎間盤疼痛正在發作,背起學生就上了醫院,自己掏錢給學生檢查,因為雪下得特別大,燕燕家長來校不方便,我又把她背著送回了家。等我回到學校時,已經晚上了,我才想起自己的孩子沒有接。就在我剛出校門準備去接的時候,兒子頂著一頭雪,已經走到了校門外,兒子看見我,說了一句:“媽,我真的很‘恨’你的學生,他們好像是你親生的,我才是你撿來的吧!”兒子的話讓我流了淚。

還有王夢,他的媽媽平常本不太管教孩子,但一到期末又特別看重孩子的分數,沒考好不是打就是罵,導致孩子情緒低落,母子間隔閡很深。我與王夢媽媽的溝通一開始并不順暢,家長非但不領情,還認為是我多管閑事。我不跟家長計較,一如既往地關心、呵護孩子,“一意孤行”地溝通聯系。王夢進步,我適時予以表揚;家長愿意交流了,我中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教育經驗。終于,王夢媽媽的心被融化了,學生進步的幅度更大了,母子間的關系也更融洽了。王夢考上高中后,他的媽媽還特意寫了一封長長的信表示自己的感謝。

寬嚴相濟做教育

多年來,我一直擔任畢業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且兼教學負責人,雖然負擔重,但教學成績突出。究其原因,就是吃苦敬業、因材施教。我創立的“靈動課堂”讓我的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獲取知識,讓同行們不斷取經學習。我能把每位學生的長處和短板熟稔于心,中考復習階段,會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編寫的復課資料,整理成口訣,然后讓全班每個學生學以致用。

2012年中考前,我因腰椎間盤突出難以翻身,家里人嚇壞了,準備送我去醫院,可當時我實在放心不下學生,說什么也不肯去。硬是讓丈夫把我背到教室。全班學生簇擁到講臺前勸我先去看病,說他們自己能行,但我還是堅持上完了四節課。那年中考,我們班54個學生,48人順利考上高中。被學生們需要,我很幸福。

20231107103010383-88-eb84c.jpg

“學困生”王勤是我2017年帶過的學生。他學習底子差,家庭困難,成績和其他學生相差很大。我就不厭其煩地“開小灶”,巧記、活記,想盡辦法激勵他,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義務輔導他,直到他掌握清楚為止。那年,我幾乎將所有空閑時間都交給了王勤同學……

我曾遇到一個來自農村的學生閆建波,他性格孤僻,一言不合便動手打人,到處惹是生非。在糾正閆建波的錯誤時,我會不留余地,甚至有次因為過于直率地指出了他的問題,差點兒被他追著打。但我在發現了閆建波身上的優點時,會先予以肯定并及時進行引導。生活上也是十分關心,發現他缺筆少本,就自己掏錢買給他;看到他蓬頭垢面,就給他洗頭、洗手;看到他餓肚子,就做碗面條給他吃;他病了,家里沒人照顧,我就帶上他看醫生、買藥……畢業的時候,建波悄悄地問我:“我能不能叫您一聲媽媽?”

當老師時間久了,我也有了自己的一套辦法。通過仔細觀察,班上學生的一個眼神和動作,我都能讀出其他人讀不出來的信息。于是,哪個孩子有了心事、哪個孩子狀態不好、哪個孩子需要關注,我都能看在眼里,并記在心里。

“先做人再成才”是我的教育理念,也是我管理教育學生的原則。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可以大聲爭執問題,但必須要尊重別人,比如對老師要行禮,對同學不能起哄、不能起外號、不能謾罵等。還比如,不管是誰,錯了就要認錯,失禮了就要道歉。

嚴格要求學生,“決不讓過關”是學生對我的評價。許多畢業多年的學生,上班了見到我的第一句話無一例外都是:“郭大俠,要不是你當年嚴格,公務員隊伍里肯定沒有我。”“我身上許多優秀的品質都是被你‘逼’出來的,你可真‘歪’!”

不斷充電不斷成長

愛研究、愛學習、愛總結是我的工作“愛好”,但凡有可以學習的機會,我定是不會放過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堅持向老教師學習,也向新入職教師學習。將學來的知識運用到教學中,我會收獲不一樣的課堂,我的學生也會收獲不一樣的成長。正是我這種“要給學生一桶水,我就需要是源源不斷的活水”的信念,讓我的教學風格總是與眾不同,教學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我也收獲了累累碩果:陜西省學科帶頭人、陜西省教學能手、韓城市教研教改先鋒、韓城好人、連續10年的中考先進教師、優秀黨員、先進教育工作者,主持參與省、市級以上課題10個,并獲得優秀;發表論文30余篇;輔導中青年教師30余個,其中20個都獲得市級以上教學能手。

成績不能滿足,名譽催人奮進。作為一名教師,我始終踐行為人之道,從師之道。特別在實施教師績效考核的今天,我覺得教師更要講敬業和奉獻。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堅守三尺講臺辛勤耕耘、開拓創新、默默奉獻。我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因為,在我心中,學生永遠是天使,而我,就是為天使修補翅膀的人。(文中學生名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陜西省韓城市新城區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