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育部部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新時代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需求的重要目標任務。這是在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基礎上,走向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有效機制。

當前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已成為教育領域又一重要任務。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是適齡兒童、少年在接受義務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資源,實現個體的個性化發展。是在資源均衡的基礎上,實現質量的優質,體現著義務教育發展中“均衡”“優質”“特色”的要求,其中面向每一個人的資源均衡是基礎,追求高質量的優質是核心,打造適合每個人的特色教育、促進個性的自由發展是目標。均衡、優質、特色、個性共同構成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價值取向,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會使基礎教育發展失去核心的價值。

聚焦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入學機會、管理與質量等核心指標,秦都區人民政府教育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牢牢把握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惠性、公平性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為提高教育督導工作水平,遴選了三名責任督學于9月18日-23日參加陜教督會在漢中市漢臺區舉辦的督學培訓班學習;于9月20日-22日對雙照初級中學、古渡初級中學、渭濱初級中學、馬莊初級中學和平陵初級中學五所街辦學校開展第四輪“316工程”督導評估,依據《陜西省第四輪“316工程”學校高質量發展督導評價義務段學校指標體系》標準,采取:聽取校長匯報;隨機深入班級聽課;查看校園場地、校舍和部室情況;召開教師、學生、家長座談會,問卷調查,個別訪談;抽查教師教案、學生作業及學校會議記錄;查閱有關檔案資料;觀看學校各類教育活動及特色活動開展情況等形式,并對照《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內容與標準要求》摸底學校優質均衡創建工作動態,全面考量學校發展現狀。于10月10日-13日安排責任督學下校專項督導工作,在督查各校(園)新學期各項工作部署及安全隱患排查紀實、各校(園)“再講立德樹人故事 深化五育并舉實踐”主題教育活動落實情況及對已督評的21所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創建幼兒園、5所第四輪“316工程”高質量發展街辦初中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外,特別要求對責任督學掛牌學校《2023年秋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摸底一覽表》中的數據,核實佐證,指出不足及建議。在對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全面摸底中,絕大多數學校存在生均教輔面積不足、生均體育場館面積不足、音樂和美術教室不足及大班額等現狀。

優質均衡的起點是公平,生命線是質量。在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過程中,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偏少已成為當前制約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矛盾。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力度,秦都區人民政府總督學曹振飛組織帶領2023年度優質均衡創建學校負責此項工作的校領導及專任教師、督導室辦公室干部二十余人,于10月27日赴旬邑縣學習先進經驗,從檔案的規范整理及學校硬件設施、部室建設、師資隊伍、骨干教師成長、內涵文化等方面,在觀摩研學和交流探討中收獲頗多。

在推進優質均衡創建中,充分發揮不同主體的作用是關鍵。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班子成員應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己任,做好全面統籌。在政府各部門協同協調、通力合作中,促使學校履行法律法規職責,完成相應的任務。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務,在政策上更多支持部門、支持學校,在資源配置、辦學管理、提高質量、創設環境等環節中,盡到應盡每個主體的責任。

圍繞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應充分發揮各優質學校辦學優勢,不斷加強城鄉教育共同體、教育聯盟學校之間的交流互動,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區域學校教育質量向更高水平發展。

正確把握新時代督導工作方向,責任督學要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學校優質均衡創建工作,以《陜西省義務教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達標指標體系(試行)》為標準,堅持標準導向、結果導向,注重存在問題的解決。在日常督導中加強專業指導,助力學校整改問題,補齊工作短板,發揮辦學優勢,培育辦學特色,推進創建工作達標,切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