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漢濱區張灘高級中學以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實施精細化管理,不斷強化校園“三防”建設,夯實校園安全管理責任,探索構建“123456”安全管理體系(即堅持一個理念: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建立兩項機制:一票否決制、責任追究制;強化三種意識:底線意識、紅線意識、責任意識;落實四重排查:領導督察、值班巡查、部門詳查、個人自查;抓實五大環節:建立組織體系、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安全教育、強化排查整改、完善應急預案;突出六大重點:傳染病防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心理健康、校園欺凌),著力推進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化、標準化建設,進一步織牢校園安全網,確保了校園平安穩定。

20231025180438903-68-67c0a.jpg_scale.jpg

健全組織機構  實施網格化管理

學校成立了校園安全領導小組,書記、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長任責任組長,加強對校園安全工作的管理。形成了“書記、校長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職責部門具體抓”的安全管理網絡和“一崗雙責”的責任體系。學校與部門、部門與班級、班級與學生簽訂了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層層傳導壓力抓落實。按照誰主導誰負責、誰的陣地誰負責的原則,與全體教師簽訂了崗位安全承諾書,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強化校園安全落實。同時,發動社會資源參與管理,聘任張灘派出所所長擔任學校法制副校長,定期開展校內外安全宣講、安全排查、周邊安全整治等工作。

20231025180454730-71-53fbf.jpg

完善安全制度  實施精細化管理

依據教育部《中小學崗位安全指南》,結合實際,學校以雙重預防機制為抓手,對學校空間區域進行安全風險等級研判,繪制安全等級分布四色圖,明確校園安全防范的重點區域,并就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擬定防范措施、明確責任人掛牌管理,實現校園安全管理從經驗管理到標準化管理的升級。依據教學規律,繪制校園安全管理時間軸,明確不同時段校園安全風險區域、管理部門及責任人,以及信息報送流程,實施校園安全分時段精準化管理。從校園空間和業務事件兩個維度,全面梳理校園安全風險點,集中研判,篩選了42個風險點集中分級管控,做到風險辨識管控責任到人;采用“三級兩段三排查”的模式,開展點位自查、分管督查、學校巡查三級管理與值班人員日排查、部門負責人周排查、安全領導小組月排查的雙線防控方式,壓實正常教學與延時教學兩個時段的安全管理,力求實現隱患排查治理到位。通過雙重機制建設,最終實現了校園安全管理的制度化、精細化、標準化。

20231025180508752-18-2cb6a.jpg_scale.jpg

注重安全防范  提升信息化水平

針對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壓力大的特點,學校為減少教師的工作負擔,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水平,近年來不斷加大信息化投入。一是完善校園監控網絡,實現了校園監控全覆蓋,同時,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校園監控的分級分層管控。二是建立了智慧校園系統,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實施精準管理,實現了走讀生的半封閉與住宿生封閉管理的差異化要求,同時,有效的解決了家校聯系及碎片化教育評價問題,讓學校安全管理邊界更清晰、責任更明確、記錄更準確。三是在學生公寓建立無感識別系統,精準落實住宿生考勤管理。

20231025180519020-69-20b6b.jpg

抓實安全教育  增強安全自護力

學校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抓思想、強教育、重演練。一是加強安全知識宣傳,營造安全文化氛圍。在校園人流聚集處的墻壁、廊道設置安全標識;通過懸掛條幅、電子屏等方式設置宣傳標語;利用黑板報、展板、安全主題征文、微信公眾號等安全宣傳陣地普及安全知識;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的形式擴大宣傳效果,統一家校安全思想。二是扎實開展安全主題教育,提高師生安全素養。學校抓牢重要節點,開展“安全第一周”“安全第一課”等活動,講解校園安全規章制度和要求,讓師生明確安全規范,形成安全自覺,配合安全管理;利用教師會、學生晨會、國旗下演講、主題班會及各類安全契機,強化校內生活安全及周末、節假日安全教育,確保師生安全、家校平安。三是開設“四正”德育培訓班(“四正德育”是指心正、身正、言正、行正),定期對行為習慣有偏差的學生集中整訓,幫助學生知規矩、講規矩,教育學生“四正做人,信達天下”。四是定期開展安全技能培訓和各類安全演練活動。學校充分利用全國紅十字會  學校的優勢,積極開展防疫、防震、防火逃生、緊急疏散等演練活動,普及消防設施使用、心肺復蘇急救、科學防震等知識,在演練中增長自護本領、提升安全自救能力。五是適時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和團隊輔導活動,提升師生校園安全感、幸福感。

下一步,張灘高級中學將結合校園安全管理的新變化、新要求,進一步優化工作、提振士氣、聚力協作,壓實扣緊安全責任鏈,織密筑牢校園安全網,繼續強化安全認知,探索落實防范舉措,護航師生安全,共建平安校園。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