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灌溉心田
——我的帶班育人方法
作者:■文/張巧梅
發布時間:2023-10-23 09:57:27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我常年工作在農村教學一線,擔任班主任已經二十多年了,對于農村孩子的情況相當了解。農村孩子受生活環境、家庭散養式教育的影響,需要我付出極大的努力,增加了我工作的難度。 在教書育人這塊神圣的領地上,我踏踏實實地走著每一步,始終堅持“關愛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走好每一步”的帶班理念,注重以德育為核心,促進孩子全方位成長,在教學生做人的同時,讓學生學好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我的努力下,班集體凝聚力強,班風學風良好,班級氛圍積極向上,孩子健康快樂,各項活動表現突出,教學質量名列前茅,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一、以身垂范,積極溝通
教師的道德、人格、修養等對學生的為人處世、言談舉止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我一定帶頭做到。三年級以下學生自控能力差,自習課好動,我就在教室備課、批改作業,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我認真工作的態度,從而養成自覺完成學習任務的良好習慣。班里有的學生經常想方設法偷懶,有的隨手扔垃圾。因此,我帶頭擦黑板幫助他們養成了熱愛勞動、不隨手扔垃圾的好習慣。班里有個學生貪玩好動,紀律性差,不按時完成作業,字跡潦草,我積極與家長溝通交流,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談心,了解學生思想動態,課堂上多提醒,課后多督促,課間多鼓勵,安排專人幫扶他的學習,監督他的紀律。慢慢地,這個學生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從不寫作業到按時交作業,甚至有時還完成得很快,正確率也很高。
二、開展活動,教會做人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和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做人。教育首先是培養人的美德,教人學會做人,使人成為有德之人,其次才是教人學習廣博而實用的知識。我經常在班級開展各種活動,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組織經典誦讀、唱響紅歌、歌唱祖國等集體活動,大力倡導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律等基本道德規范,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教會學生認識世界,明辨是非,讓學生學習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人。我管理學生嚴中有愛,教導學生心中有數, 教育學生同中有異,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三、傾注愛心,關心成長
作為班主任,我對學生就像對自己孩子一樣,事無巨細,既關注他們的生活,又關注他們的健康。每當氣溫變化時,我總會提醒學生增減衣物;組織集體活動前,我會細心為學生準備必備品;每天午餐完,我安排好學生后才離開教室……總之,學生的一舉一動我都了如指掌。
記得剛帶四年級英語課不久,班上有個很特別的男孩,每次上課他都自顧自地干別的事,好像整個課堂與他無關,我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叫他回答問題,可他要么一句話也不說,要么聽別的同學“指點”后胡亂發音。后來,我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他出生時難產,智力受了影響,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離異了,父親撫養他,父親也不怎么關心他,一年級前前后后都上了三年,到現在也認不了幾個字,數學加減法都不會,英語就更不用提了。針對這種情況,我以“愛”為切入點,每次上課提醒他拿出課本,每教一個單詞或一句話,全班同學讀完后,我才讓他讀,不會的再反復教或讓其他學生課后教。慢慢地,他上英語課開始“動”了。我讓他坐到班里一個英語學得比較好的學生旁邊,并隨時提醒他認真聽課,布置作業時也會降低要求,只要他掌握基本的單詞和句型即可。每次檢測,我都讓他借助課本,能考到40分或者及格,都會對他進行獎勵。此外,由于他家庭情況比較特殊,我盡量多地給他一些照顧,看到他的“花臉”或“黑手”時,會提醒他用肥皂洗干凈;看到他衣服開的大口子,幫助他把衣服縫好。我還時常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慢慢地,他對我不再“無動于衷”,每節課也能學會幾個單詞或句子,課堂上有時還會舉手發言,作業雖潦草但也能及時上交,期末考試時他竟然得了36分,雖然與其他學生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已心滿意足了。通過不懈的努力,我用自己的誠心換來了他的真心,他經常親熱地喊我“老師媽媽”。
四、狠抓常規,養成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我敬業奉獻、熱愛學生,善于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深入開展德育工作,在行為習慣、文明禮貌、思想品格等方面為學生滲透愛的教育。
班里中途轉來一位身體殘疾的特殊學生,這個學生上課不聽講,紀律性差,管不住自己,稍不注意就溜到桌子底下自己玩自己的,玩高興了還會激動地大笑,嚴重干擾了課堂秩序,其他好動的學生也看樣學樣,趁機搞起了小動作。她還經常尿褲子,不知道上廁所,自理能力差。開始,我不了解情況,發現她學習跟不上,毛病多,上課就經常督促她。她不愿意寫字,我就把筆放在她手里,給她買新本子,握著她的手寫。后來,我才發現這是一個特殊孩子,轉學來時家長也沒有說明情況,孩子在校尿褲子也不敢給老師說,搞得同學們都很嫌棄她,不愿坐在她周圍,更別提坐同桌了。后來,在我耐心的教育下,很多學生改變了自己的態度,主動幫助她。放學會幫她排隊打飯,下課會提醒督促她及時上廁所,幫她倒水,幫她撿拾座位下面的垃圾,遇到她值日,幫她擦黑板、掃地,她尿褲子了,會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并幫助她清理。這個孩子時時處處都能得到同學的幫助,家長覺得孩子在這個班很幸運,他們特別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其他家長。他們激動地說孩子遇到了一群天使,是這群善良的人讓他們的孩子不再覺得自己是班級的累贅,以及別人眼中的包袱和另類。
五、重視家庭教育,按期家訪
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只局限于學校,家庭教育和社會實踐也非常重要。教師要與家長積極交流溝通,才能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我經常把學生的品德教育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我一直認為做事先做人,經常主動與家長聯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并及時將孩子在校情況反饋給家長,與家長共商對策。放學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將班級活動、制度、任務發在班級群,讓家長心中有數。經過長期的接觸,我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心中有數,這樣我就能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家訪時,我會客觀地向家長反饋學生的情況,既談優點又談缺點,鼓勵學生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班里有個叫李晨晨的學生,上課不能專心聽講,不僅好動,還經常打擾其他同學,下課喜歡追逐打鬧,愛打架,同學都不喜歡他。我經過多方了解,其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由奶奶照看。了解情況后,我與他的父母通過電話進行了溝通:“你們這么辛苦為的是什么?你們忙于賺錢,孩子最后不成器怎么辦?一個家庭最大的投資就是孩子,孩子的成長關乎著你們后半生的幸福,孩子教育不好,賺錢再多也沒有意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會帶給孩子無窮的自信心?!蔽业脑捰|動了家長的心,他媽媽承諾會盡快回來,一定會照顧孩子,教育孩子。之后,我在課余幫助孩子補習落下的功課,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來了,性格也變得隨和了,他更加自信、樂觀、有活力了,同學都說他像變了一個人,也愿意和他玩了,他媽媽高興極了,一個勁兒地感謝我。
教育不能期待立竿見影,教育是細水長流的滋潤,是滴水穿石的等待。經過不懈的努力,我所帶班級在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績。學生積極上進,班級學習氛圍濃厚,家庭教育功能得以強化,我和家長亦師亦友。在與學生、家長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始終把握一點:以心換心,用自己的平和耐心、智慧幽默取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用自己的勤奮工作、熱心真誠換得了學生的熱情相待;用愛譜寫班級篇章,家校強強聯合,共促學生成長。當然,我的工作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今后我將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獲得良好的發展是我的愿望,把愿望變成現實,我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我用心做,實實在在做,在平凡的崗位上以自己的真誠與執著,肯定會經營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楊峪河鎮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