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1+X”證書的課證融通研究
——以“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為例
作者:張 瑩 井瑋罡
發布時間:2023-10-18 15:33:12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高職院校“1+X”證書的課證融通,是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議題。本文以“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為例,探索高職院校課證融合的實踐,以期為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提供可行性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 “1+X” 證書 課證融通
基金項目: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爬梯”教學模式的〈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項目編號:XY2115)。
課題:陜西省教育廳專項課題《基于節點半剛性的模板支架承載特性研究及應用》(項目編號:20Jk0523)。
“1+X”證書即“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是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為高職院校培養綜合人才的主渠道。該制度的具體落實,可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發揮國家人力資源開發的基礎性優勢,為社會輸送合格的綜合型人才。在現代社會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期,該制度的穩步推進既能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拓展就業創業新渠道,又能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保障。以“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為例,在課程建設中,“1+X”證書的融通教育,對促進現代教育的時效性提供了有效借鑒。
設計背景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明確提出,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也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在職業教育中,引導學生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還要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1+X”證書制度是國家職業教育制度建設的一項基本制度,也是構建中國特色職教發展模式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在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中,常以航空航天遙感技術為關鍵點。而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深入發展背景下,基于產業鏈轉型升級進程的加快和人才培養之間的適應性,有必要要求學校引入職業技能等級測試,加快職業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增強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吻合度,能夠高質量地培養復合型技術人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本領。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并舉并重,為構建國家資歷框架的基礎性工程暢通了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
設計內容
以“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為例,將課證融通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測繪地理信息智能應用”“無人機攝影測量”“不動產數據采集與建庫”四項與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相關的技能證書成功入選。這標志著,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正式參與到“1+X”證書制度試點建設工作中。在課程設置上,以測量平差理論知識為基礎,縱向聯系測量各門課程的數據處理,如GPS的數據處理、數字化測圖的數據處理、控制測量的數據處理、工程測量的數據處理等。具體的課程開發和教學內容則不僅要遵循新課程標準,還要與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要求相結合,同時要做好精準的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使其增強就業創業本領。
設計路徑
測繪地理信息是強技術、強應用的行業,所以,測繪職教的發展水平關乎著測繪地理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景。“1+X”證書制度,對培養適應國家需求的測繪技術技能人才具有完善作用。精準地將專業課程與資格證書所對應的職業領域、職業崗位任務和職業技能要求等相結合,是開展課證融通教學的關鍵,是確保人才培養效益最大化的集中體現,有助于學生提前了解崗位技能要求,加強實踐、實訓能力。
1.以就業為導向的課證融通設計
對于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專業,企業要求人才具有測繪基礎理論知識和扎實的空間信息技術知識,且兼具熟練應用地理信息軟件、快速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畢業生多從事測繪、地質、礦山、水利水電、建筑、鐵路和公路建設、土地管理等相關企事業的工程測量、地理信息應用與維護。在就業方向上,主要任職于地理信息系統(GIS)企業、計算機服務(系統、數據服務、維修)、石油/化工/礦產/地質、計算機軟件、金融/投資/證券、家居/室內設計/裝潢等;在證書要求上,相關證書有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級/中級/高級)等。
2.以多元主體參與為主的戰略規劃
在國家戰略和經濟轉型發展的新時期,基于行業企業及其新興產業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將證書考核與新興產業作為前瞻性設計關鍵,使其實現有效對接,可使得職業教育迸發勃勃生機。職業院校應構筑由培訓評價組織、行業企業協同參與的課證融通新局面,以為行業企業輸送合格的人才;在專業設置和職業資格證書的無縫對接中加強教育針對性,使人才培養契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在課程融合背景下,借助于專業優化整合與證書考核協同的優勢,適度調整專業設置,為專業建設的戰略發展提供新指標。在教學評價中,應吸引培訓評價組織專家、行業企業專家和高職院校專業骨干教師積極參與,構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團隊。
3.以職業崗位引領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中應參考企業的職業崗位設置標準及職業等級證書的相關要求,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如在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應以證書考核內容作為有效銜接,以新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為目標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系統化的課程體系,進而促使高職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完善,契合職業發展需要。
4.崗位任務與課程目標相結合
在高職教育的課證融通中,“1+X”證書制度下的課程設置,可參考企業實際運營中的具體任務,尋找與證書等級相適應的核心元素,將教學內容與職業技能崗位的相關要求相結合,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而在保障“X”證書質量的工作中,必須充分發揮培訓評價組織的作用,制訂高質量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要嚴格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與證書發放,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強化對典型工作任務能力的考核。考核站點一般應設在符合條件的試點院校。同時,學校還應建立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制度,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體現的學習成果賦予相應學分,將學生在獲取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過程中所收獲的學習成果進行登記和存儲。學校應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培訓評價組織監督、管理與服務機制協同管理的模式,接受學校、社會、學生、家長等多方的監督評價。
5.職業技能標準引領實踐教學
課證融通離不開實踐的助力,學生的實習實訓是關鍵。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學生的實訓技能目標,確保證書考核和教學目標相一致,以提升實踐教學的效率。學生在實訓中掌握基本的職業技能,為提高崗位適應性、夯實自身技能,更好地參與頂崗實習提供了可能。高職院校應以職業標準對接課程標準,持續助推課證融通,將證書涉及的職業標準融入教學,即將“X”證書標準融入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專業標準中,滿足高職學生對不同知識技能等級的需求。
設計關鍵點
“1+X”推動職業院校深化專業課程改革,重視技能培訓,促使職業院校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將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結合、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專業教學標準相結合、培訓內容與專業教學內容相結合、技能考核與課程考試評價相結合;實現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教材和學習資源的進一步優化,可更好地實行模塊化、學分制、彈性學制等新教學方法。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應把握課證融通的開放性特性,培訓評價組織均可經過遴選程序進入目錄清單,并自主開展考核發證。競爭性的機制也決定了培訓評價組織必須是具有法人地位、能自由競爭的市場主體,應讓用人單位、學生和院校自主選擇培訓評價組織及其開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時,應制訂清晰的培訓評價組織及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目錄清單制度,并實行動態調整和退出機制。在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政府的監督管理機制,讓“1+X”證書制度更好地支撐職業教育改革。
在“1+X”證書試點中,無論是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測繪地理信息智能應用、無人機攝影測量、不動產數據采集與建庫等相關證書的獲取,還是相關學歷學習,高職院校均應修訂現有人才培養方案,將職業標準融入人才培養之中,并邀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專業試點工作,在探索中不斷學習、摸索、前進。
工作重點上,構建“產業對接、專業建群、能力復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現代測繪、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以及遙感對地觀測技術、時空信息數據分發與應用的服務;構建涵蓋時空信息數據獲取、處理、分發與應用服務各環節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群;創新“產教融合、校企雙元、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面向職業崗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結合與職業崗位對應的國家職業資格標準、行業標準、技術規范、崗位操作規程等,構建基于“1+X”證書制度的,能體現“底層基礎通用、中層模塊組合、高層各具特色”三層次專業群特點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將教學資源拓展成為“1+X”證書的培訓內容,提高教學資源的建設水平和使用效率。在“以賽促改”的背景下,基于多方共同參與、共同協商的職業教育“放管服”改革,利用“1+X”證書的評價體系,制訂涵蓋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教學資源開發、師資培訓、考核發證的聯合制度,將測繪教學與培訓融為一體,促進我國測繪人才培養國際化、開放化。
規劃重點上,建立“校政行企”共同參與的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多部門聯動引導“1+X”證書工作平穩、高效、快速發展。加強頂層設計,深化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教培一體化育人;加強課程、教材、師資、實訓、考點等資源建設,結合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把專業建在產業上,強化專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優化課程結構,搭建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學校要為更多專業教師進入行業企業掛職鍛煉創造機會和條件。同時,要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建立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構建普職融通、“中高本”一貫制人才培養體系,將職業技能標準所要求的考核內容納入日常教學和測繪技能競賽中,為社會輸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嚴把“1+X”證書考核標準質量關,將證書的考核及其應用協同到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具體指標評價中并加以貫徹落實。
基于新課改的提質升級路徑
1.以試點為推動力
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從“雙高”計劃到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和“1+X”證書制度試點,均凸顯了國家對就業的高度重視,保就業、穩就業的措施不斷推出。課證融通和“1+X”證書制度試點能更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統籌教學組織,深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養的靈活性、適應性和針對性,形成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有效對接,將學校教育、技能培訓、企業評價進行有機融合,培養復合式技術技能人才。學生取得證書后再進行實訓,可以在技能訓練及關鍵技術技能提升中更好地滿足企業的實際就業要求。在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過程中,可讓學生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堅定到基層一線去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做貢獻的信心。從職業院校和企業來看,需要加強學校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度及有效對接,真正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職業教育應通過擴大證書的專業覆蓋面,讓更多的專業加入到“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中。“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在服務在校學生的同時,還應擴大對社會考生的服務,進一步提升社會整體的就業率,加強技能人才培養。政府應在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搭建牢固的橋梁,使雙方供需對接更加深入化、精準化,為職業教育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2.強化師資力量培訓
在師資培訓中,應讓測繪地理信息相關專業教師及其相關專家、技術人員共同參與,再基于“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協調推進教學。職業院校可開展教師全員培訓,培育一批具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能力的教師,探索適應職業技能等級培訓的教師分級培訓模式,持續推進“1+X”證書制度,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在當前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業轉型中,學校應重視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的師資培訓,邀請行業企業中的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與在校教師一起教學,為行業產業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數據獲取與處理方面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職業院校應積極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堅持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教學改革方向,堅持多元化辦學理念,跟進國家的教學教育改革步伐。在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專業教學中,“1+X”證書的課證融通教育模式為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教學的提高提供了助力,通過詮釋《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與處理》《測繪地理信息智能應用》兩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價值與意義,明確了職教改革政策大框架下高校及相關企業所應承擔和履行的責任,促使職業院校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在新的高度上進行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為測繪地理信息教育提質賦能、提供技術支撐。
經驗中的借鑒
課證融通背景下,在證書與專業的融通環節,為更好地發揮證書的預期作用,應建設基于價值鏈分析的專業教學方案、教學內容、考核機制、實訓機制,并基于耦合分析法構建證書制度與資歷框架制度耦合關系模型及其實踐制度,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可行性依據。例如,財務共享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內容為課程實踐改革奠定了基礎,可從教學主教材、課件資源、視頻資源、課程學習平臺4個方面進行新形態一體化教材的設計。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證書培訓能延伸現有的專業教學內容,較好地實現了“課崗證”融通,讓學生比較順利地獲得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崗位群所需的職業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就業自信心。有的學校還基于商貿在線課堂、在線商貿一條街平臺,以實際營銷項目開展“產教融通”式的教學實踐,用“1+X”模塊化技術解決企業實際問題,通過產教融合的方式迎合當地商業文化,培養高素質的商貿人才。
高職院校應重構專業教學內容,構建專業知識教育與職業培訓相融合的課程體系;著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能滿足書證融通教育要求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開發機制,并嚴控證書質量;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兼顧專業知識與技能操作的多元考核模型;推動實訓基地建設,強化“1+X”證書制度實施的物質基礎和硬件條件。
“1+X”證書的課證融通,在教材改革、教學創新、教師素質提升等方面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改進路徑。學校可通過改善教學軟硬件及實訓條件,進行課程標準改革,重構課程設置,開展課證融通的項目式教學實踐,探索測繪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新思路。學校可在推行“雙證書”制度國家級教學成果的基礎上,建設面向核心素養的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崗課證創”相融通的課程體系,使畢業生既具備從業能力,又具有可持續職業發展潛力。
結 語
當前,在課證融通背景下,為滿足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高職人才培養的需求,職業院校應將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教學與“1+X”證書制度相結合,以讓學生滿足行業就業崗位的從業能力要求,充分挖掘職業教育潛能,為著力培養綜合型、應用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可行性借鑒。
參考文獻:
[1]張現芹,杜祥彩.國家資歷框架視角下“1+X”證書制度與會計專業融通實踐[J].商業會計,2022(1):123-126.
[2]胡九義.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基于財務共享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J].商業會計,2022(2):123-126.
[3]董虹星,周曙紅.“1+X”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證書培訓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建設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2,39(1):204-209.
[4]黃一鷗,曾紹瑋.書證融通背景下1+X證書制度的價值目標與推進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1(5):12-19.
[5]應森林,武昊,應卓越.商貿人才“1+X產證教融通”協同培養的實踐創新——以網店運營推廣1+X證書試點為例[J].中國商論,2021(6):188-192.
[6]花永劍.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三教”改革實施路徑研究[J].江蘇商論,2021(7):120-123.
[7]王靖,師軍良,陳琳.面向核心素養的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崗課證創”相融通的課程體系建設與實踐[J].測繪通報,2018(10):147-151.
(張瑩、井瑋罡: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