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市緊扣“四個圍繞”履行教育職責加快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者:張冬梅
發布時間:2023-10-18 14:37:55 來源:華陰市教育科技局
近期,華陰市根據《渭南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關于印發2023年對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暨黨政領導履行教育主體責任督導考核實施方案》精神和要求,重點對2022年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情況及2023年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評價考核,2022年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緊緊圍繞“教育領導強履職、教育管理強優化、教育發展增活力、教育保障強品質”四個主要方面,聚焦優化機制,瞄準發展勢能,為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新保障。
圍繞教育領導強履職,打造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生態。召開市委常委會研究審議教育工作3次、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2次、市政府常務會、市長辦公會研究涉教議題6次,出臺了《華陰市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實施辦法》《華陰市關于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分工方案》《全面推進新時代華陰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華陰市委、華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華陰市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工作實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用活“三項機制”,推動基層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民主生活會、黨委書記履職季度報備等制度。制定了《2022年教育科技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實施方案》,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組織開展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12次、各基層黨組織上專題黨課38節、舉辦學習專欄4期。深入推進學習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一線,掌握學校思政課工作開展情況。
圍繞教育管理強優化,形成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加大法治知識進校園活動,積極開展“法律進校園”宣傳教育,召開法治報告、開展校園模擬法庭活動50余場次,制作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冊,組織教職工學習《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陜西省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實施細則(試行)》《陜西省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實施細則(試行)》等法律法規,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師德修養。印發了《華陰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分工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確相關部門單位工作職責,聯合開展“雙減”工作暨校外培訓“清風行動”,查處非法經營機構8所,關停5所,整改規范3所。圍繞改善辦學條件和提質內涵建設,實施9個輪次督查督評和督點回訪,有計劃、有步驟壓茬推進創建工作。撤并教學點15個,投入4100萬元購置教學設施設備、改建部室345個、城區學位擴容1260個,組織內涵建設評看93場次,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市現已通過省級評估驗收。廣泛開展聽評課活動,構建了“大思政”育人格局,加大備考年級教學及復課研究力度。完成2022年中高考組考工作,全市參加中考1789人,參加高考1158人,高考、中考實現縱向有提升、橫向有進位目標。
圍繞教育發展增活力,鍛造教育高質量發展新亮點。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規范幼兒園管理,其中華峰幼兒園、岳廟辦中心幼兒園已被認定為“第六批陜西省學前教育試點示范基地培養對象”。全面啟動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創建工作,已接受渭南市級過程督導。市中心幼兒園創省示范園、城關實驗幼兒園通過省示范園復驗。實施教育民生項目8個,總投資5.5億元,2022年秋季,第三幼兒園、第五幼兒園已建成招生,新增學位720個,其余6個項目三年內陸續建成,預計增加學位7500個,將徹底解決群眾關心的“入學難”“入園難”問題,實現“民辦義務學校在校生占比控制在6%以內”目標任務。統籌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三項改革”。持續提高學校精細化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名師+”研修共同體引領作用,積極開展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持續推進“高新云班”提質增效,實現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嚴格高中學籍管理,落實職普比例不低于4:6底線要求。推行校企合作,促進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互融互通。順利完成陜西省教育廳對職教中心“雙達標”建設情況的全面復核,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當地經濟發展能力。
圍繞教育保障強品質,打造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環境。2022年共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7007人次392.605萬元,資助率達100%,實現教育資助全覆蓋。堅持“政府主導、部門配合、教育牽頭、學校實施”的工作思路,細化管理措施,強化六個監督,及時撥付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各項工作進展順利。2022年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學校70所,享受學生22638名,覆蓋全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其中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供餐學校27所,實施企業配送營養餐學校43所,營養改善計劃食堂供餐比率達到100%。落實“三個增長”法定要求,公用經費按規定用途使用。足額征收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足額撥付并按規定用途使用。一般公用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義務教育階段春季22712名學生,秋季22793名學生享受免費教科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轉三風、強隊伍、提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和教育強市建設,奮力實施教育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積極做好“促均衡、強內涵、提質量、保穩定”四篇文章,全市教育科技工作保持和諧、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