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鄉村教師
作者:李 瑜
發布時間:2023-10-17 10:34:38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山與山之間一條彎彎曲曲的公路旁,一所學校尤為顯眼。如茵的操場,紅色外墻的教學樓,掩映在青山之間,美得靜謐,美得超脫,美得質樸純粹。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一眨眼的工夫,我從事農村教育工作已經14個年頭了。2009年8月,我通過事業單位招考被分配到銅川市高樓河鄉中心小學。第一次進到班級,我看到孩子們臉上的汗水和墨痕交相輝映,亮閃閃的眼睛洋溢著驚喜和青澀,他們整齊地喊道:“老師好!”就這三個字,我的心被深深地打動了!什么遠離城市、地處鄉村,那都不是事兒,我既然能到這里,就說明我與這里的孩子有緣,我要當好他們的老師!
秋天,豐收季節來臨,孩子會把一個個大大的蘋果帶到學校,興沖沖地送到我面前:“老師,這是我家種的,我還給它施過肥呢!”“老師,您吃我的,我家的蘋果甜……”豐收的喜悅不僅覆蓋了整個村子,也洋溢在孩子們的小臉上,我仿佛看到這些瘦小的、衣服有些破舊的孩子,幫著父母在某個黃昏的果園撒下化肥,夕陽的余光在他們的側臉上照出生動獨特的美,他們臉上的小絨毛隨著風微微起伏。想到這些,我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孩子們的小腦袋,報以感激的微笑。
“學校,是有光的地方。”我的想法猶如春天破土的小草在生長變化,從心底迸發出的對孩子們的愛,替代了心底偶爾出現的對校園偏僻的失落感,對教育的赤誠與憧憬也化為了每日勤勤懇懇的努力。在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前,在每一個充實忙碌的日子里,我似乎明白了“孩子是希望,老師是希望的希望”這句話真正的含義,也逐漸懂得了“學為人師”沉甸甸的分量。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做“四有”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
前些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調到銅川市印臺區東坡小學。可能是由于我之前的工作方式不當,導致自身出現了一些問題,我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干教育這一行。所幸的是,在對自己質疑的同時我也堅持了下來,因為在這里我遇到了一個學生,是他讓我轉變了觀念。由于父母離異,父親長期在外打工,他只能和爺爺一起生活。家庭特殊的他成了我重點關注的對象,老人帶孩子就是讓他能吃飽穿暖,對他的學習卻幾乎不關心,甚至還會慣著孩子,允許孩子無節制地玩手機。所以,他的學習習慣很不好,不寫作業、早讀打瞌睡是常態,很多科任教師都對他束手無策。
為了端正他的學習態度,我想了很多辦法,讓同學幫助他、督促他,從他身上找亮點。經過一番觀察,我發現他嗓音條件不錯,朗誦感情充沛、唱歌好聽,我就盡量多地讓他展示自己:“六一”大合唱表演讓他領唱;公開課講課時讓他朗誦;少隊活動時讓他多參與……久而久之,同學們的掌聲和老師們的贊揚,讓他樹立了自信,改掉了很多壞習慣,成績直線上升。小升初時,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學校。他的爺爺高興地對我說:“多虧了你,我家小劉才知道學習了,他能遇到你這樣的老師,是他的福氣!”可他不知道的是,我同樣也慶幸自己能遇見他,在我迷茫、焦慮、不自信的那段時間,沒有什么能比改變一個人更讓我幸福的了。從此,我便找到了自己開展教育工作的方向,把關注點放在學生的成長上,并將他們的成長過程寫成一個個小故事,這些都是我最珍貴的財富。
為了管理好班級,我樹立“德育為首”的信念,在學生的晨讀、大掃除、課外活動等方面,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身先士卒,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我與孩子們朝夕相處,始終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思考使得我對孩子少了一分埋怨,多了一分寬容;少了一分苛求,多了一分理解;少了一分指責,多了一分尊重。我堅信,我一定能以至真至誠的愛感動我的學生,讓他們的內心更堅定,精神更豐盈,面對未來的風雨更有勇氣。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善于學習,就是善于進步。為了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我積極參加各項培訓學習,2017年,我在“國培計劃”——陜西省B類項目區縣鄉村教師送教下鄉培訓項目中,執教《寒號鳥》匯報課,收到參訓教師的一致好評,并被評為優秀學員。2020年,我在陜西科技大學結對幫扶印臺區“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中,表現突出,被評為優秀學員。同年,我被評為印臺區優秀班主任。2021年,我參加“統編三科”青年教師助力培訓項目,成績優異,被評為優秀學員;同年,我榮獲印臺區教師教學“大練兵”暨教學基本功比賽的小學語文組二等獎。2022年,我榮獲印臺區義務教育段學科德育教學大賽三等獎。
2022年4月,我從參加學校賽教開始,不論工作多忙,每天都堅持認真鉆研教材,不斷練習講課,聽取同事的意見和建議,抽空就看教材,看名師教學視頻。5月,我繼續參加區上賽教,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被推薦參加市級賽教。在準備賽教的過程中,我緊張的情緒始終不能緩解,壓力太大,內心備受煎熬。教研室的馬銅英老師適時地幫我調整心態,不斷地安慰我、鼓勵我,給了我莫大的勇氣和信心,她還聯系名師張麗娜老師指導我、幫助我。張老師幫我聽課、磨課,設計每一個環節、斟酌每一句話。最難忘的是我參加市級賽教前的那個早上,張老師不厭其煩地叮囑我應該注意的細節和講課的技巧。終于,我取得了“市級基礎教育教學能手”的稱號。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回首自己跌跌撞撞走過的漫漫時光,回憶當初的那些讓人感動溫馨的畫面:名師們幫助我研課時的親切話語;為我打磨課例時的真知灼見;點評課例時的諄諄教誨……一切歷歷在目。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能走得更遠。感恩自己在教育生涯中遇到了這樣一群充滿朝氣的同伴。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是鄉村和學校的靈魂。”沒想到,自己有機會成為這句話的踐行者,像一朵野花,開在祖國大地的某個村落,默默地為鄉村教育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遠離城市的喧囂繁華,圍繞在我周圍的只是鄉村的寧靜:春季的麥苗,夏季的蟬鳴,秋季的果香,冬季的霜雪,我也在這四季的變換中默默地耕耘著人生這塊土地,在平凡歲月里見證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作者單位: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東坡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