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時代名校長培養計劃(2022—2025)郗莉名校長工作室啟動儀式在渭南市臨渭區舉行
發布時間:2023-10-15 13:20:43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10月14日上午,教育部新時代名校長培養計劃(2022—2025)郗莉名校長工作室啟動儀式在臨渭區渭南小學舉行。本次會議由教育部、北京大學、陜西省教育廳主辦,渭南市教育局協辦,臨渭區教育局及渭南小學承辦。會議主題為“教育家精神引領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師工作與研究部主任于維濤、講師洪瑞祥,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張曉黎,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培訓辦副主任高煦,陜西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王彬武,渭南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小衛,渭南市政府副總督學李忠海,臨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超,陜西教育報刊社副總編輯、《陜西教育》主編呂志軍,渭南市教育局教師工作科科長龐文紅,郗莉名校長工作室導師、西安高新第二學校校長高楊杰出席活動。
參加本次會議的還有教育部新時代名校長培養計劃北京大學基地14名校長學員,郗莉名校長工作室15位成員,臨渭區中小學校長、渭南小學“名校+”發展共同體管理人員與優秀教師代表以及各界媒體朋友。會議由臨渭區教育局黨工委書記、局長邢唯遠主持。
渭南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小衛、臨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超先后致辭,對各位專家、校長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并表示將以“雙名計劃”實施為契機,全力支持高層次教育管理人才的培養,為名校長工作室的建設管理與運行提供積極支持和保障。
隨后,于維濤主任,李忠海副總督學分別宣讀教育部和陜西省教育廳文件。
張曉黎書記、王彬武處長為郗莉名校長工作室揭牌,與會領導向15位加入名校長工作室的成員頒發證書并贈書。
工作室主持人郗莉從學習、變革、引領三個維度,與大家分享了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思考和體會:新時代的名校長要把感恩心融進使命感,提升學習力,努力成長為基礎教育實踐領域的領航者;把幸運感化為行動力,增強改革力,應該敢于、樂于、甘于成為教育改良而探索教育改革的求索者、建設者,甚至殉道者;把所在學校建設為示范基地,彰顯引領力,去帶動、輻射、引領,去攜手更多的同行提升教育品質,發展教育內涵。
郗莉名校長工作室成員安康一小校長胡剛以“四個心”為主題作表態發言,表示要在導師引領下做研究型、實踐型、引領型校長。
郗莉名校長工作室導師高楊杰從新時代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教育家精神的內涵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教育家精神的學習實踐等方面闡釋了對教育家精神的理解與踐行。
張曉黎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新時代中小學名校長培養計劃,旨在培養造就一批具有鮮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學模式、能夠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名校長,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王彬武處長在講話中提到,教育家型校長要具備高尚的人格、卓越的貢獻、廣泛的影響,鼓勵一批批優秀校長把教育作為終身的志業,孜孜以求,不斷超越,滿懷深情地投入到教書育人事業中去。
臨渭區教育局黨工委書記、局長邢唯遠在總結時講到,臨渭教育人在教育家精神的感召下,要把促進自身發展的“小我”融入實現教育強國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實現職業價值、升華人生境界,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成長為強國建設的先鋒、民族復興的脊梁。
郗莉名校長工作室將以教育家精神為指引,遵循教育家精神的價值追求,不忘初心,厚植情懷,勇擔使命,努力探索,在推進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生動實踐中書寫精彩與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