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百所國家示范高職院校之一,2019年躋身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并入選教育部、財政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A檔(全國前十)。在這所國家“雙高”院校中有一支特殊的群體,面對現代能源化工產業升級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從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到專業建設,從科研創新到技術服務,從青年教師培養到服務國家戰略,他們用信念、責任、擔當和奉獻積極踐行著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崇高使命,他們就是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化工技術教師團隊,2021年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家國情懷,忠誠擔當

傳承紅色基因鑄師魂

團隊在全國模范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尚華教授的帶領下,傳承“用革命的精神創辦革命的學校”的紅色基因,弘揚“用愛心托起學生職業夢想,育德于心、立德于行,點亮技能人生”的團隊精神,潛心職業教育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要求,做黨的教育事業堅守者、學生成長引領者、學生技能鍛造者。

許多畢業生現已成長為企業技術骨干、班組長,每當提到老師,不由心生感激之情。在學生心目中,他們不僅是老師,更像是朋友或是長輩,正是在他們的教導、陪伴、引領下,學生才成長為技術能手、時代工匠。

團隊負責人尚華教授從事教學工作40余年,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勤勤懇懇、率先垂范、感召力強。她的言傳身教、薪火相傳,在學校形成了名師引領、傳承技藝的新時代團隊建設文化,雁陣效應凸顯,帶領群雁砥礪高飛。她的徒弟全部成為教學科研的佼佼者,其中劉迪博士,已晉升為教授并入選“陜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獲“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青年教學名師”“陜西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在教學、科研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其所負責的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入選陜西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

20231012110835369-26-ab08a.jpg

團隊在《分析化學》課程中率先實踐課程思政,傳承工匠精神,培育學生愛黨、愛國、愛崗、愛家的家國情懷。通過示范課、組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小組,實施課程思政全覆蓋,以尚華教授作為團隊核心成員的學校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被教育部認定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

正是這種傳承和堅守,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擔當和家國情懷,讓團隊在教學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中屢次取得佳績,形成了以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指導教師、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省教學名師、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省高校優秀黨員、全國行業教學名師等杰出人才為代表的應用化工技術教師團隊,在西部乃至全國,樹起了一面鮮艷的育人旗幟。

砥礪奮進,勇于創新

教育教學改革立潮頭

隨著現代能源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及其產業鏈的延伸,相關化工類企業不斷衍生,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涌現,針對人才培養供給側和能源化工產業需求側不完全適應的問題,團隊勇擔職業教育改革使命,深入陜北、關中、內蒙、寧夏等67家化工類企業,調研企業生產和人才需求,與企業專家一同解析崗位職業能力,明確人才培養規格和要求,對接現代能源化工技術核心崗位需求,優化“四遞進”人才培養路徑和方案,重構基于核心崗位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培養的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創新“產教五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全面實施課程思政,深化“三教”改革,建設優質的教學資源,將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建成了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專業、國家骨干專業、陜西省一流專業,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群建成了陜西省“雙高”計劃建設專業群。

專業建設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部委級教學成果6項;建成的校企共享型生產性化工技術實訓基地,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化工類職教師資培訓基地。主持完成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2項;出版8部規劃教材,其中《油品分析技術》入選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出版專著1部;團隊成員在國家級、省級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中獲獎5項;建成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院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10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在全國行業競賽獲團體獎2項;與省內外能源化工企業設立現代學徒班、訂單班36個,畢業生技能證書獲取率達90%以上,就業率達98%,學生和企業的滿意度高。團隊為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品德高、懂工藝、能控制、會檢驗、精維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及現代工匠。

甘于奉獻,發揮優勢

聚焦行業發展擔使命

陜西是農產品種植大省,也是農產品加工大省,農產品加工企業每年會產生大量的加工廢料,如蘋果渣、石榴皮、核桃青皮、獼猴桃渣,等等。這些廢料如果不能被綜合利用,不僅產生浪費,還會污染環境。在尚華教授帶領下,團隊發揮專業優勢,依托“博士工作站”“應用化工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調研多家省內農產品加工企業,對農產品廢料提取工藝普遍存在生產工藝落后、能耗高、產品純度低等急待解決的問題積極開展研究,立項為陜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蘋果渣中根皮苷的提取分離研究”和陜西省科技廳工業科技攻關項目“石榴皮中安石榴苷分離純化研究”。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將“蘋果渣中根皮苷提取分離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累計獲新增產值184萬元;“石榴皮安石榴苷產品制備”科技成果轉化,共獲新增產值100萬元。

20231012110835362-19-aaf41.jpg

同時,團隊發揮科研優勢,圍繞中小企業在高分子材料、催化劑、化工新材料等方面的技術難點,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和技術服務,與企業深入合作,解決企業實際難題25項。團隊立項研究項目29項,完成省市級科研項目9項,其中陜西省科技廳工業科技攻關項目1項、陜西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3項,總經費244萬元;獲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咸陽市科技論文一等獎2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

在教學和科研中,團隊成員帶領學生參與項目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結合科研課題和企業需求,積極承擔“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孵化任務,先后指導學生參加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328項,獲陜西省賽區銀獎3項、銅獎8項。

20231012110835369-76-29d24.jpg

在校區合作中,團隊發揮專業優勢,助力企業協同發展,依托全國化工類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及共享型生產性實訓基地,為中核404有限公司、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7家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化工技術教師團隊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潛心治學、樂于奉獻的崇高精神,以及敬業愛生、至誠報國的熱烈情懷。新時代、新征程,他們將繼續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不斷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為陜西現代能源化工行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王化冰: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