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作者:■文/王永宏
發布時間:2023-10-10 16:04:49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優化教學結構,注重教法研究,學法指導,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 筆者進行了如下實踐。
一、更新觀念,發揮個性
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首先要改變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角色,讓學生個性得到充分展現。比如采用問題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切入點設計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好奇心和探索熱情,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彰顯學生個性,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
在復習《光》單元時,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查閱資料和設計問題,可以是搜集光學知識應用,可以是搞小制作小實驗,可以是講光學趣事,等等。上課時,學生由于準備得很充分,個個精神抖擻,躍躍欲試。于是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單獨講述、解答。學生有的講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有的談日食、月食現象,有的制作了小孔照相機……這些生活中的現象,學生都能說得有條不紊,頭頭是道。一堂課下來,不但課堂任務如期完成,學生也不覺得累,更可貴的是有許多課外知識在課堂上得到了交流,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復習,學生像容器一樣接受知識,沒有過多的思考,深入的體驗,創新與探索的意識,長期下去十分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精心設計,提高興趣
要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就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激發學生表現自我的熱情。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實物、模型、卡片、圖表等,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每個學科都可以利用游戲、角色扮演、課堂競賽、你問我答、同伴互助等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同時通過課件、動畫、視頻等讓學生感受科學的奧妙,體會知識的魅力。良好的教學情境就像一個“磁場”,吸引著學生進入一個充滿問題、思考和探究的科學世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創設情境和設置懸念,那么一個故事、一個游戲、一個謎語、一場競賽等都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時間的計算》時,好多學生不能準確計算,這時教師可以利用鐘表模型,通過實踐觀察撥動表針等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時間的精準計算。比如在教學《長度單位換算》時,教師可以讓身高差異不同的幾個學生充當米、分米、厘米、毫米,讓其他學生回答相鄰和不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學生積極性極高,還可以利用諧音給學生講授大單位換算小單位要用乘法,反之則用除法,讓學生記住“大乘小除”四個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如在教學《月相變化》一節時,教師可以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讓學生在欣賞古詩詞的情境中進入知識的學習。在教學《空氣占據空間嗎》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烏鴉喝水》這個故事分析烏鴉利用小石子使瓶子里的水不斷上升,得出固體和液體占據空間的理論,進而引出空氣也占據空間,激起學生的實驗探究熱情,實驗效果大大提升。在教學《運動與摩擦力》時,可以設計“用書提水”這個實驗,將兩本書的每一頁相互交叉重疊在一起,這樣就會形成超大的摩擦力,甚至能提起大半桶水,學生看到這樣的現象,都感到很神奇,課堂參與性大大提升,學習自主性得到最大發揮,學生對摩擦力探究的熱情更加高漲,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堂的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在實驗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科特點,培養學生實驗興趣,點燃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個性得到充分展示,進而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在教學《空氣占據空間嗎》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實驗,把一團餐紙巾塞到玻璃杯底,然后將杯子豎直倒扣入水中。讓學生預測一下紙巾是否會被水浸濕,并能說出自己得出結論的理由。這樣的設計瞬間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產生強烈探究欲望,從而積極參與實驗。在教學《使用工具》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帶進實驗室,讓他們尋找和觀察各種工具,然后動手操作和交流,學生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明顯很高,最后的總結歸納很深入。教學《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時教師可以結合實物教學,這樣學生會更加積極,實驗教學效果才能達到最佳。綜上,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抓住學生的直觀感受,問題設計要新奇有趣,有懸念。在處理問題時鼓勵學生充分思考、大膽猜想、激烈討論、深入交流、科學歸納,這樣他們會挖掘許多新奇的東西。在研究問題時,要讓學生多開口談看法,這不但有利于問題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思維特點。
三、走向生活,獲取真知
各學科要注重與社會生活的聯系,要面向生活服務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把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帶領學生進入生活,讓學生感受知識的應用魅力,幫助學生樹立生活中處處有知識,生活中處處用知識的思想。
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操場,通過隊形變換和轉向等讓學生感受什么是直角、平角、周角,通過觀察足球門讓學生尋找鈍角和銳角,利用跑道和籃球場標線,讓學生理解平行和垂直,并讓學生尋找體育器械中的平行與垂直,通過體育器材室的不銹鋼防護窗和瓷磚,讓學生在體驗平行和垂直的同時,理解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教學平行四邊形時可以帶領學生觀察樓梯扶手欄桿和電動門,引導學生觀察空調外機支架,進而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在學習質量單位時,可以結合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物品,比如通過袋裝食品讓學生感受克的大小,通過測學生體重讓學生感受千克的大小,通過觀察車輛銘牌和一些限重標志,體會噸的大小。學習周長和面積單位公頃時也可以在操場進行。總之,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實踐中感知、認識和體會,進而掌握知識。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知識,運用知識,這不僅能滿足學生求知心理和愿望,還能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聯系實際,彰顯知識的實用性。學生由于生活經驗比較缺乏,很多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時不能聯系生活,把科學知識看作一種高深的東西,缺乏深入思考,不愿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教師只有不斷引導,把學生帶入生活,才能讓他們理解知識的真諦,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比如在教學《聲音的產生》時,可以先播放《威風鑼鼓》表演視頻,讓學生欣賞表揚時的震撼場面,然后拿出鑼、鼓等樂器讓學生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各種各樣的花》時,可以把學生帶入大自然,讓他們近距離觀察花朵,了解花的結構等知識。
四、相信學生,挖掘潛能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相信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相信眾人智慧勝一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多鼓勵學生,幫助他們,相信他們,放手讓學生展現自己的才華。比如在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一些卡片來拼各種圖形,讓他們制作圓錐、圓柱、長方體、正方體等模型,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競賽,學生的作品真的是琳瑯滿目,百花齊放。學生的思維是豐富的、開放的,他們的認識與觀點讓人由衷感嘆。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手鉗時,可以讓學生聯系學過的知識,結果出現了好多合理的答案,如手柄使用時應用了杠桿知識,手柄和鉗口利用了摩擦知識,等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不斷嘗試讓學生走上講臺講解題目,這種方式的變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角色的變換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思維方式的變化更加貼近學生的思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五、構建平臺,適時引導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給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并適時啟發、引導、總結。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幫他們確立目標,讓他們與過去的自己競爭、賽跑,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功。在班內各組間展開競賽、評比活動。教師可以多為學生設舞臺、賽場等,讓學生全方位認識自己,正視自己的長處,承認自己的短處,使學生在充滿鼓勵的氛圍里快樂成長。討論與交流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討論是學生積極參與、發現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通過討論交流,學生的視野得到擴展,認識得到提高,許多問題得到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導演的作用,給學生學習的勇氣、探究的方法、展示的機會、成功的信心。
總之,課堂是教學主陣地,是教學改革的試驗田。如何展示學生的聰明才智,關注學生的行為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現代課堂教學的核心,同時也是廣大教師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教育人要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改革之中,讓教學回歸本真,同時更加溫暖人心。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新池鎮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