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字化實驗技術點亮中學化學課堂
——中學化學課程數字化實驗技術的應用
作者:■文/田 蓓
發布時間:2023-10-08 10:39:24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主持人語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2020年修訂)》指出,“化學教材應精心設計學生必做實驗,適當增加微型實驗、家庭小實驗、數字化實驗、定量實驗和創新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在實驗探究活動中學習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探究過程,體會、認識技術手段的創新對化學科學的重要價值,形成嚴謹求實、勇于實踐的科學態度,發展實踐能力。”為了落實課標要求,解決一線教師教學中的難點和堵點問題,推動數字化實驗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常態化使用,本期策劃從數字化實驗平臺的搭建、數字化演示實驗具體操作方法、數字化實驗教學設計、教師和學生數字化實驗能力評價要求(試題)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以供一線教師借鑒。
——欄目主持人 田蓓
數字化實驗是指以真實實驗為基礎,通過各種傳感器替代部分傳統的儀表,將采集的實驗數據交給計算機處理,能夠更加清晰、明確地呈現實驗現象,揭示實驗規律的實驗手段。應用數字化實驗技術可以幫助教師解決一些現象不明顯、不直觀、操作難度較大或計算復雜的一些實驗,但大部分教師只是將其用于公開課和賽教中,數字化實驗技術還處于“展示”和“應景”狀態。其實,導致數字化實驗研究熱而應用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教師對傳感器測量操作不熟練,覺得傳感器使用不方便所致。為了推進數字化實驗技術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筆者從整合裝備搭建兩個好用的數字化實驗平臺、根據教學目的選擇適合運用數字化技術的實驗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數字化實驗技術運用案例,供一線教師借鑒。
一、整合裝備搭建兩個好用的數字化實驗平臺
在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數字化實驗技術時,教師應積極整合現有的教學裝備,搭建兩個好用的實驗平臺(如圖1所示)。
以朗威品牌為例,如果師生使用的是8.0以下版本的傳感器,安裝對應軟件后要再安裝一個補丁才能正常使用。我校于2015年購買了朗威6.5版本的傳感器,現在還能正常使用。如果使用中遇到了問題,師生只需關注所購數字化實驗裝備品牌微信公眾號,進入官網下載補丁就可以在電子白板上正常使用了,不會操作的還可以在官網上觀看相關視頻,也可以與售后聯系請求幫助。
二、根據教學目的選擇適合運用數字化實驗技術的實驗
筆者對義務教育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下冊,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第二冊,選擇性必修1《化學反應原理》這五本中學化學教材中的實驗進行了梳理,發現其中適合運用數字化實驗技術的實驗約有33個。因此,教師在確定采用數字化實驗技術手段完成實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全面理解實驗設計的意圖、原理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實驗研究的方法,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實驗的科學性、直觀性、簡約性和安全性等基本原則,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選擇并設計實驗。
2.避免復雜的實驗組合裝置
如果教師選用復雜的實驗裝置,安裝占時較長,就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不利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過程和結果,導致學生難以確定觀察重點,從而弱化教材實驗原本的作用。
3.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作為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整合的產物,在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應用數字化實驗技術時應注意梯度,逐漸推進,從定性實驗逐步進階到定量實驗,即測定目標物質有沒有—具體有多少—指定條件下的變化趨勢及圖像等。
三、數字化實驗技術運用案例分享
1.運用傳感器的入門實驗案例
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示范操作和講解,并指導學生觀察和思考的實驗。教材中的定性實驗對傳感器的使用技術要求不高,操作簡單,非常適合讓學生體驗數字化實驗技術在化學研究中的應用過程。
案例1.酒精燈火焰溫度的探究(陜西省2022年和2023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化學實驗操作考試數字化實驗試題)。
實驗目的:探究酒精燈焰心、內焰、外焰的溫度。
實驗原理:酒精燈燃燒時,由于酒精蒸汽與空氣接觸面不同,燃燒程度不同,火焰不同位置的溫度也不同。
實驗用品:朗威數據采集器(V8.0版本)和朗威8.0版本軟件、高溫傳感器、酒精燈。
入門方案A:學會使用高溫傳感器測量火焰溫度。
實驗操作步驟:
(1)連接交互式電子白板、數據采集器和高溫傳感器,雙擊朗威軟件進入朗威V8.0軟件界面,點擊“通用軟件”電子白板頁面自動顯示溫度數據。
(2)點燃酒精燈。操作者手持高溫傳感器,肘部放在桌面上,通過調整肘部與桌面的夾角調整傳感器的高度(不用夾子固定),分別測量燈芯、內焰、外焰的溫度。
進階方案B:初步學會測量和運用軟件繪制時間—溫度曲線。
實驗操作步驟:
(1)點擊通用軟件。電子白板頁面自動顯示溫度數據—在組合曲線中添加“時間—溫度”曲線—點擊平鋪(上面為數據,下為曲線圖)—點“開始”。
(2)點燃酒精燈。操作者手持高溫傳感器,肘部放在桌子上,通過調整肘部與桌子的夾角調整傳感器的高度,測量燈芯、內焰、外焰的溫度—點擊結束—點擊保存,曲線就可以保存在電腦了。
實驗結論:
焰心溫度<內焰溫度<外焰溫度(如圖2所示)。
注意事項:
(1)實驗時盡量減少空氣流動,穩定酒精燈火焰。在教室里做所得到的曲線肯定是不光滑的,這恰恰反映了真實所在,教師不要糾結于此。
(2)通過實驗,學生學會了測量酒精燈火焰不同位置溫度的方法,知道為什么外焰的溫度最高,今后用酒精燈什么位置給試管加熱等知識。
(3)通過實驗,學生知道了酒精燈內焰和外焰交界處的溫度最高。
案例2.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測定。
實驗目的:探究空氣中氧氣的百分含量。
實驗原理:通過氧氣傳感器測量空氣中氧氣的百分含量。
實驗用品:朗威數據采集器(V8.0版本)和朗威8.0版本軟件、氧氣傳感器、電腦或交互式電子白板或手機等。
實驗操作步驟:
(1)連接“交互式電子白板+數據采集器+氧氣傳感器”—雙擊朗威軟件—進入朗威8.0版本軟件界面—點通用軟件—電子白板頁面自動顯示氧氣體積分數,教師講解測量方法,讀取數據,實驗結束。
(2)讓一個學生現場吹氣,用塑料袋收集學生呼出的氣體,用氧氣傳感器測量氧氣體積分數(也可增加一個CO2傳感器),可以看出人體呼出氣體中氧氣體積分數在降低。
實驗結論:
空氣中氧氣約占21%(如圖3所示)。
案例3.碳酸鈉、碳酸氫鈉性質比較(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第38頁實驗2-4)。
實驗目的:
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為例,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化學物質,讓學生學會運用控制變量、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方式研究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實驗原理:
(1)通過測量溶液前后溫度變化,驗證碳酸鈉溶于水是放熱過程、碳酸氫鈉溶于水是吸熱過程。
(2)通過測量溶液的pH和滴加酚酞試液,證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液都顯堿性。
實驗用品:
朗威V8.0數據采集器、溫度傳感器2支、pH傳感器2支、試管架、250ml燒杯、18×180規格試管、滴管、蒸餾水、無水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粉末各1克、酚酞試液等。
實驗操作步驟:
(1)連接交互式電子白板、數據采集器和溫度傳感器,點開朗威軟件進入8.0界面—點通用軟件—電子白板頁面自動顯示溫度數據—點擊平鋪。
(2)將1g碳酸鈉和1g的碳酸氫鈉放入不同試管中,分別加入一滴管蒸餾水,振蕩,用溫度傳感器測量溫度變化(可以讓2個學生進行示范,教師指導、評價),讓學生讀取溫度度數,對比后得出結論(如圖4所示),傳感器用完都要沖洗、拭干。
(3)繼續向兩個試管分別加入5ml水,振蕩后滴加2滴酚酞試液,觀察并記錄顏色變化,用pH傳感器測量兩種溶液的pH、記錄、得出結論(如圖5、表1所示)。
實驗結論:
該實驗用課本上的方法可視性差,如果改用溫度傳感器和pH傳感器就能直觀清晰地比較出二者的差異。通過這個實驗,學生不僅學會了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驟,還學會了兩種傳感器的使用方法,感受到了技術手段的創新對化學研究的影響。
2.運用傳感器做定量測量進階演示實驗案例
定量實驗一直是高中化學實驗的難點,費時長,誤差大,數據處理麻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一節課內如果完成不了實驗操作和數據處理就會放棄演示,而是改用課件+視頻的方式講解實驗,這樣在一節課內完成測定和計算、分析和討論都是沒有問題的。
案例4.強酸與強堿的中和滴定(選擇性必修一必做實驗)。
酸堿中和滴定難點:
(1)滴定終點的確定;(2)滴定過程中微觀粒子濃度變化的不可視;(3)pH-V變化圖像繪制。
實驗原理:
(1)強酸與強堿發生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加入滴定液后的pH可以準確繪制酸堿中和滴定曲線,并確定滴定終點(常溫下強酸強堿完全中和pH為7)。
(2)根據H++OH-=H2O,用已知濃度的酸(堿)溶液滴定一定體積未知濃度的堿(酸)溶液,測出已知濃度酸(堿)溶液的體積就可以算出待測物質的濃度。
實驗用品:朗威V8.0數據采集器,pH傳感器,25ml酸式、堿式滴定管各1個,10ml移液管1根,100ml燒杯2個,膠頭滴管2個,鐵架臺,滴定管夾,洗耳球一個,0.10mol/L鹽酸,0.10mol/L氫氧化鈉,蒸餾水,濾紙等。
實驗步驟:
(1)連接電子白板、數據采集器和pH傳感器,點開朗威軟件—進入V8.0專用軟件—選中“酸堿中和滴定”—電子白板頁面自動進入中和滴定頁面。
(2)提前將裝好25ml0.1mol/L鹽酸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學生A用移液管量取10ml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放入100ml燒杯中,加入蒸餾水至溶液沒過pH傳感器,教師在一旁講解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并評價矯正。
(3)學生A負責滴定操作和讀數;學生B負責在電子白板上輸入讀數,并點擊“記錄數據”。
(4)學生A開啟“磁力攪拌器”滴加稀鹽酸,讀數,直至溶液呈堿性;學生B在電子白板上點擊“開始實驗”,每輸入體積讀數后點擊“記錄數據”直至溶液顯堿性,點擊停止實驗—繪圖—圖線分析圖線自動標注出pH=7時消耗V標準的數值—數據計算系統自動計算出待測液的濃度(如圖6所示)。
實驗數據及結論:
(1)根據NaOH+ HCl=NaCl + H2O 和C(NaOH)×V(NaOH)= C(HCl)×V(HCl) , 測出 C(NaOH)= mol/L。
(2)向氫氧化鈉溶液滴加鹽酸,開始時由于氫氧化鈉濃度較大,滴入少量鹽酸對pH的影響不大,當接近滴定終點時,滴加一滴鹽酸就會引起pH突變。
注意事項:
(1)配制溶液濃度要準確。
(2)控制滴定滴速和磁力攪拌器轉速(開始快接近終點要慢)。
(3)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可以用堿滴定酸,因為堿式滴定管比酸式滴定管好操作。
教師指導學生代表在講臺滴定操作,讓其他學生觀摩和講解操作要點、在電子白板上讀取溶液離子濃度變化數值、pH-V圖像如何形成等。這種全員參與的教學方式,學生從中學會了中和滴定測定溶液濃度的方法,并結合課本習題,鞏固了定量實驗數據處理方法。這樣一來,教師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目標就沒有問題。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2020年修訂)》指出:“化學教材應精心設計學生必做實驗,適當增加微型實驗、家庭小實驗、數字化實驗、定量實驗和創新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在實驗探究活動中學習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探究過程,體會、認識技術手段的創新對化學科學的重要價值,形成嚴謹求實、勇于實踐的科學態度,發展實踐能力。”數字化實驗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與理科實驗教學整合的產物,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實驗工具,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學生數字化實驗技能的形成和熟練離不開動手訓練,實驗中隱含問題的發現離不開學生的操作與仔細觀察。因此,教師要圍繞“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這一主旨組織和實施實驗探究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附:歷屆陜西省理化生教師實驗操作技能大賽數字化實驗化學試題(僅供參考,在練習中要注意:①相關軟件的熟練使用②測量操作動作的規范性)
1.酒精燈火焰溫度的探究。
2.冰醋酸稀釋過程中離子濃度的變化。
3.中和熱的測定。
4.強酸和強堿的中和滴定。
5.指定溶液電導率的測定。
6.指定溶液pH的測定。
作者單位 西安市第三十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