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轉型的時代,也是一個重建的時代,更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作為教師,在一個開放轉型的世紀,應該怎樣做一個開放的現代教師呢?

蹲下身來,教師要大氣。大氣是開放的內在表現。北京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校長范勝武認為,教師應該具備這“四度”——氣度、深度、風度、溫度。其中的氣度主要體現為大氣,大氣的教師豁達開朗,謙遜誠懇;接受批評,虛心請教;儒雅端莊,以理服人;胸襟寬闊,開放包容……尤其是能蹲下身來欣賞學生,在課堂教學、批改作業、學生評語、日常活動中欣賞學生,就如同陽光雨露一樣,無聲無息地滋潤著學生;如同強力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大的影響。同時,會換位思考,有勇氣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與學生、同行共同探討,而這也是教師博大胸懷的一種表現。

批判性思維,理性式開放。批判性思維是開放的外在表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與批判性思維密不可分,教學中必須滲透批判性思維。首先,在思想上、意識上要有所轉變,認真學習有關批判性思維的理論與方法,多積累實踐經驗。其次,倡導質疑,標新立異。敢于否定前人,不盲從,不迷信,不固執,大膽批判,大膽想象,獨立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最后,營造開放的探究課堂。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倡導學生辯論爭鳴,創設想象情境,常態化教學時時滲透,絲絲入扣,水乳交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合作思想,開放的土壤。一個不善于合作的教師是走不了多遠的。在實施新課標和教材時,一定會遇到過去不曾遇到的問題,由于沒有現成的答案,教師應該有學習資料的合作、教學思想的合作、試卷命題的合作、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帶來的合作等,相互借鑒、相互探討、相互支持、相互啟迪、相互幫學,共享智慧、共同成長。其實,合作不僅僅是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還應包括師生之間的合作、教師之間的合作、跨學科之間的合作、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合作等。教師一定要學會合作,這樣才能實現“雙贏”。

平時要向教育教學名著學習、向報刊學習、向名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向網絡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學生學習,結合自己的實際,大膽拿來,為我所用。善于悅納和合作,取長補短、揚長避短,提高修養、改造思想、增長才干。

放下成見,開眼看世界。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目前的新教材是開放的,有許多“留白”,以給學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時也給教師留下了發揮無限智慧和創造力的空間。為此,教師就必須放下成見,以嶄新的方式看世界,要有科學的探索、創新精神,去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模式、構思新方法,并敢于突破。一名開放的現代教師應該像高明的醫生那樣,敢于挑戰陳規陋習,勤于反思,勇于標新教育教學計劃、教育教學活動,善于“診病”“治病”“對癥下藥”,只有這樣才能在促進學生發展的同時,煥發自身的生命活力,使自己與時俱進。

教師的心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可以獲得行為方面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可以獲得習慣方面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可以獲得品德方面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可以獲得命運方面的獎勵。

作者單位  江西省南昌市教育評估監測和技術推廣中心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