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韓城市教育局確定試點內容、建立勞動基地、創設“五個課堂”、建立“四項清單”,扎實推進“建立勞動清單制度”改革試點項目順利實施。      

確定試點內容。堅持以培育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和良好勞動習慣為宗旨,1至3年級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勞動自覺意識和勞動安全意識;4至6年級以“校園學習勞動”和“家庭家務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引導學生體會勞動光榮、尊重勞動成果、養成熱愛勞動和生活的態度。      

建立勞動基地。結合小學勞動教育評價指標要求,利用學校空閑綠地開辟學校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希望種植樂園”,以課程方式組織學生分批開展耕種勞作實踐,在春播秋收、施肥除草、日常管護中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樂趣,有效消除和彌補當代學生普遍存在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成長短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創設“五個課堂”。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創新建立勞動教育課、班級服務課、社團創新課、校園實踐課、校外拓展課等“五個課堂”。勞動教育課堂主要落實國家規定的每周一節勞動教育課程學習任務,突出理論宣講,提高學生勞動認知。班級服務課堂主要以班級為單位將教室內的衛生打掃、垃圾清理、綠植養護、學習用品整理等勞動任務分配給學生輪流承擔,并通過定期評選勞動小達人、勞動小能手、勞動小明星等方式,營造積極勞動氛圍。社團創新課堂主要通過手工制作、科學實驗等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科學勞動技能,增強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校園實踐課堂主要是依托校園勞動教育基地,將校園公共區域的衛生保潔、花草養護、垃圾分類、戶外活動設施養護等歸類、劃片,由不同年級承擔不同的勞動任務,引導學生在課間、課后積極參與校內勞動實踐,促進勞動教育從理論走向實踐,更加常態化、規范化、科學化。校外拓展課堂主要是聯合市域內各類公益志愿服務組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養老院慰問、社區文明宣傳、文明城市創建等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學生樹立自主勞動意識,提高勞動本領,感受勞動樂趣,珍惜勞動成果。“五個課堂”整合了校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資源,有效促進勞動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      

建立“四項清單”。結合每個年級學生實際,采取螺旋提升方式建立勞動目標清單、勞動任務清單、勞動實踐清單、勞動評價清單,以清單形式將學生每周需要參與的勞動內容、需要達到的勞動目標、需要參與的勞動實踐項目明確下來,由教師督促指導,逐條落實,并定期從勞動觀念、勞動意識、勞動習慣、勞動技能、勞動情感、勞動成長等方面,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進行勞動教育過程監測與效果記錄,確保勞動教育目標性和正確性的高度統一。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