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雙減” 回歸教育本真
作者:穆懷宇
發布時間:2023-09-26 15:17:39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陜西省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學(以下簡稱“曲江南湖小學”)以“遵循教育規律,回歸教育本真”為核心教育理念,以“減負增效”“雙減”“雙提升”為總體育人思路,構建全面發展的基礎教育體系。“雙減”政策出臺后,曲江南湖小學持續“減負增效”,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充分發揮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開展高品質的課后服務,真正讓教育回歸初心,辦“學生受益、家長滿意、教師幸福”的基礎教育。
一、統一認知、全員協同、家校共育
曲江南湖小學建校以來,對教師提出“作業少、考試少,向課堂要效率”的教學要求,強調樂學、活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契合“雙減”政策的本質要求。同時,曲江南湖小學以“校長大講堂”“家長大講堂”“家長沙龍”“解憂訪談”等活動為依托,暢通溝通渠道,積極向家長宣傳“雙減”政策,從廣大家長在“雙減”形勢下遇到的“應該做些什么、怎么做”等現實問題出發,幫助家長理解教育規律,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家長對“雙減”政策的認知程度,有效推動學校、教師、家長形成合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健康第一、增強體質、強健體魄
學校以兒童成長發展規律出發,通過增強體育運動、勞動實踐、自然教育推動“雙減”工作落實,注重提升學生的健康發展。在開齊開足體育課的基礎上,積極構建具有社會功能的特色體育課程體系,確保學生至少掌握1~2項運動技能。針對1~3年級全體學生開展冰雪運動操,并修建了仿真冰場,讓學生有機會學習冰雪技能,體驗冰雪運動的魅力。同時,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等。
學校不斷優化大課間活動的時間、空間、形式和內容,采用“1+1+1”的模式,即“大課間律動唱+體育基本技能+身體素質練習”,促使學生更好、更有效地參與“陽光大課間”活動。同時,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體育鍛煉活動,包括多種形式的社區體育鍛煉、戶外生存訓練和田野勞動體驗,確保學生每天有2小時的有效運動時間,每周有14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幫助學生掌握勞動、體育、生存基本技能的同時,讓學生真正享受運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達到強健體魄、培養自信的目的,切實從源頭上有效減輕課業負擔。
三、堅守教育主陣地,構建“南湖靈動好課堂”,打造高質高效“三個課堂”
“構建好課堂”是曲江南湖小學辦好教育、辦好學校的根基,也是落實“雙減”政策的主陣地。曲江南湖小學通過“靈動好課堂”的品牌活動,全面推動“三個課堂”的實施,確保“雙減”工作取得實效。
“第一課堂”以“減負增效”為總體思路,以打造“南湖靈動好課堂”為核心,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加強思維引領,推動課堂的深度和廣度,通過設計多元豐富的“教育場”及有效的反饋機制、激勵體系,實現“真、實、活、有效、高效”的“南湖靈動好課堂”,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教學相長、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場。
“第二課堂”發揮著中小學課后服務主渠道的作用,曲江南湖小學探索“以人為本”的多元化、個性化課后服務路徑,滿足學生家長對課后服務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主要包括綜合實踐課和社團活動,確保每位學生每周都有興趣和特長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將學科知識進一步擴展,強調學科的實踐性。語文學科注重口頭表達,以演講、朗讀為主;數學學科注重思維發展,強調“玩中學”“做中學”,將數學知識遷移到實際生活中;英語學科強調場景化,將英語表達以戲劇表演的形式呈現;體、音、美等綜合類學科結合社團突出亮點特色,如社會化體育及“5+1”特色體育課程(足球、網球、擊劍、冰球、高爾夫、游泳),思維課程(圍棋、機器人、魔方、思維數學、編程等),科創課程(小小科學家、3D打印、航模等),美育課程(藝術體操、打擊樂器、儀仗隊、版畫、書法等),語言類課程(金話筒、朗讀課、戲劇課、閱讀課等)。在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的大前提下,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增強課程的適切性、選擇度,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選擇、自主探究等方式,讓學生獲得直接經驗,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
“第三課堂”是對學校課程、活動的延伸,曲江南湖小學“第三課堂”以實踐活動、融合課程、項目式學習為主要載體,如開設“蝶之語——讓生命化蛹為蝶”“牽著蝸牛去散步”“向上的小喇叭”“你好!螢火蟲”“愛鳥周——讓鳥兒回家”的生命融合課程;行走中的課堂——研學旅行,通過走進革命老區、紅色教育基地,幫助學生了解新中國的革命史、創業史以及國情、社情,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生活體驗;走進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感受田間種植勞作,探索萬物生長的奧秘,讓學生們感受勞動的快樂,成為生活的主人;開展各類校外寫生、博物館參觀等“館院校合作”活動,為學生搭建高質量的學習平臺,提升學生視野。通過“第三課堂”與社會多層面、多維度的接觸與聯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生活體驗。
四、構建激勵反饋體系,切實減輕課業負擔
為切實有效減輕作業負擔,曲江南湖小學摒棄傳統的作業形式,構建南湖“激勵反饋體系”,建立學情分析檔案,發揮學情檔案的可追溯功能,系統設計符合學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綜合素質教育導向的系統性反饋機制,強調“三維立體”的反饋體系。
一是通過課堂樂學單(學校特色作業單)進行當堂反饋。圍繞課堂目標,緊扣學習重難點,在最短的時間內評估學習效果和課堂質量;二是落實因材施教,采取縱向分層反饋機制。根據學生學科知識掌握程度,提倡合作,提升學生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以能力為導向的反饋體系,增加反饋的深度和廣度,保護、呵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以大單元教學課程體系為中心,以“思維導圖、思維畫布和思維拓展”為三大工具展開知識的系統構建,激發學生系統性思維和邏輯體系的構建能力,為學生設計中長期的反饋體系(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跨學科綜合性作業)。同時,開展相應的學科特色活動,如數獨比賽、語文趣味競賽、用英語講好西安故事等。
五、打造高質量教科研體系,助力“雙減”取得實效
曲江南湖小學實踐“教研立校”的基本理念,注重以研促教,認真落實“三備三研”(備學情研課標,備教材研策略,備作業研評價)。創新構建了“全員”“全時”“全程”的“三全教研”,強調人人有課題,人人參與教研;注重線上、線下及即時性研討活動同時開展;力求教研活動發揮全員“隨時”“隨地”“隨課”的作用,既服務于課程,又服務于課堂。同時,傾力打造了“大教研”“年級組教研”“自主性教研”的“三級教研”體系,“大教研”強調在“雙減”背景下,研討落實新課程、新課標、新課堂等具體目標要求;“年級組教研”主要包括貫穿九年義務教育整體課程目標的核心學科教研和打通學科壁壘實現學科融合的學科間教研,力求“縱向”和“橫向”的貫通;“自主性教研”是教師以學科的縱向深入和學科總體目標的實踐研究為根本,進行有針對性的自主教研。曲江南湖小學通過打造“三全”“三級”教研,將高質量的教研體系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切實助力“雙減”工作取得實效。
曲江南湖小學將繼續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教育回歸本真,結合“五項管理”,通過南湖特色家校共育、南湖大體育大美育、“南湖靈動好課堂”及“三個課堂”實踐,構建反饋激勵體系,打造高質量的教研體系,多措并舉落實“雙減”政策,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環境,最終實現“健康快樂、通情達理、勤思好問”的育人目標。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