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后的古城,35℃高溫持續。位于灞河東岸的西安國際會展中心,幾天來人頭攢動,炎熱的天氣擋不住考生和家長們觀展咨詢的腳步。

6月24—26日,由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陜西省教育廳主辦的第十一屆陜西高等教育博覽會暨第七屆陜西高校科技成果第七屆陜西研究生創新成果展(簡稱“陜西高等教育博覽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集中展示了全省高等教育發展的成果和高等院校的辦學特色,省內外百余所參展高校(機構)的招生人員現場接受考生和家長們的咨詢。陜西省政府副秘書長徐剛、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劉建林、省教育廳廳長王樹聲出席展會并巡館。

20230926090154562-74-ee279.jpg

“2011年以來,陜西高等教育博覽會已經舉辦了十屆,成為一個深受社會各界特別是考生和家長歡迎的品牌活動,期間受疫情影響,停辦了兩年、線上舉辦了一屆,今年起恢復線下舉辦。”組委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第十一屆陜西高等教育博覽會三個館的展區面積達3.6萬平方米,共設置了1400余個展位,省內外180余所院校(機構)參展,其中陜西院校77所。據了解,本屆博覽會主題為“展示辦學成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推動陜西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組織開展了“三展示兩活動”,即高等教育博覽會主題展、高校科技成果展、研究生創新成果展、校企對接洽談活動和高等學校招生咨詢活動。

陜西省2023年高考成績于6月24日12時公布,同時開啟了提前批次、單設本科批次、本科一批、職教單招(本、專科)志愿填報。

“您好,我家孩子考了508分,能報咱們學校哪些理工科專業?”

“是這樣的,我們學校目前實行的是大類招生……”

“老師好,我高考成績553分,文科大類可以報嗎?”

“……”

為服務考生志愿填報,本屆博覽會特別舉辦高校招生咨詢活動,百余所普通本科高校、獨立學院、普通高職(專科)院校招生工作人員,現場為考生和家長介紹各自學校的專業特色、培養模式以及2023年招生政策等內容。博覽會現場也搭建了訪談直播間,部分高校招辦主任受邀在線介紹有關情況,解答考生和家長的問題。

“我們和西北大學合作研發的‘利超速脫’,和以前的航空脫漆劑相比具有腐蝕小、傷害小、效率高、應用廣的特點,是一款高效環保、適用于航空維修行業的新型脫漆劑。”第七屆陜西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對接洽談會上,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刁金香向來賓推介成果研發應用情況。記者了解到,本屆成果展涵蓋了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智能裝備與先進制造、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匯集了當下陜西高校科技發明的新發現、新成果。

6月24日上午的項目路演環節,陜西中醫藥大學教授楊鋒重點介紹了團隊近年來在中醫藥研制與轉化方面的情況,吸引了一批參會企業代表的目光。“‘太白通絡凝膠膏’精選太白山道地藥材并根據多年經驗自擬外用方經現代制劑工藝而成,可以緩解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臨床治療骨性關節炎提供了循證醫學證據。”針對企業代表對藥物成分、安全性和研究現狀的提問,楊鋒一一解答:“這個藥膏的主要成分為鐵牛七,在動物臨床試驗中未發現任何毒性,目前正處于醫療機構制劑研發階段……”

在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展區,該院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王立霞向觀眾介紹陜北稠酒品質提升與產業化關鍵技術,現場還時不時擰開瓶蓋讓大家聞一聞稠酒的獨特味道。提及團隊開展此項研究的初衷,王立霞說:“陜北稠酒是傳統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被更多現代人了解、喜歡,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現在已經有了速溶稠酒粉等產品,用水沖泡即可飲用,避免了傳統稠酒需要燉煮才能食用的問題。”據悉,目前該項目團隊已經和延安一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后續還會尋求與更多企業合作的機會,讓系列產品能夠走進千家萬戶。

記者了解到,第七屆陜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通過模型、樣機、展板、成果冊等形式集中展示推介高校科技成果近1200項,吸引了全省近80所高校、百余家大型企業、創投公司以及技術轉移機構參會。在校企對接洽談會上,省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省知識產權服務中心與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西安工程大學等4所高校,就開展專利申請前評估、強化高價值專利培育簽訂了合作協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等8所高校的科研人員進行了成果路演,校企雙方積極對接交流,多家高校和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朗威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等12家高校和企業成功簽約,實現技術交易金額7300余萬元,真正為科技成果轉化和校企合作搭建了橋梁。

20230926090154553-20-ed98d.jpg

同期舉辦的第七屆陜西研究生創新成果展也讓觀眾耳目一新。西安理工大學一項名為“一種批量試管清洗裝置及清洗辦法”的成果介紹吸引了很多人駐足。據項目負責人武鵬波博士介紹,該裝置的主要原理是用熱蒸汽替代浸泡試管手動清洗,利用高溫讓污漬脫落;兩條皮帶反向驅動試管旋轉,使試管和毛刷之間形成相對運動,清洗試管。“這個設備綜合清洗、脫水、干燥、消毒于一體,實現了玻璃試管批量高效自動化清洗,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同時也減少了對水資源的浪費。”武鵬波說,“我們的項目目前還在實驗室研發階段,將會持續優化升級,我們對它的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一帶一路”留學研究生創新成果展。“我們研究的是以典型WC-Co和WC-CoCr為代表性的金屬陶瓷涂層材料,采用有限元模擬和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基體粗糙度對涂層結合強度的影響規律,設計了具有雙尺度粗糙形貌的新型基體表面,以此提高涂層的使用壽命,這項技術將會用于高速高壓環境下部件表面的耐磨防護。”來自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的博士生Adnan Tahir介紹金屬陶瓷涂層/基體界面設計與強結合技術時說。

第十一屆陜西高等教育博覽會還舉辦了國際教育展示活動,30余家具有正規資質的國外高校、國內實施國際教育的教學單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教育國際交流服務機構、自費出國留學服務機構、外語培訓(考試)機構負責人,現場為考生和家長提供留學政策、渠道選擇、學業規劃等全方位的咨詢服務。

在本屆教博會上,來自全省四所高校的160名大學生志愿者以昂揚的姿態和青春的風貌,成為場館內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大型志愿服務活動,來到現場后我想起了自己去年填報志愿的情景,如今能為學弟學妹們服務,我感覺很有意義。”來自陜西科技大學的大一學生田浩然說。田浩然所在的小組負責室外停車場的車輛引導工作,針對各種類型的車輛,他們按照提前培訓過的車輛停放方案有序安排引導,保障場館周圍秩序井然。在登錄大廳會刊發放處,志愿者們面帶微笑向前來觀展咨詢的考生和家長發放會刊。據小組負責人介紹,負責會刊發放的志愿者實行三班輪替,前臺發放、幕后分揀,還時不時提供場館指引、過道疏散等服務。在5號館的志愿填報公益直播區,來自西安工業大學的學生趙晨宇是此區域的現場志愿者,他說:“這幾天的會場服務工作讓我體會到了早出晚歸的忙碌,每天的微信步數輕松過萬。”換崗休息之余,趙晨宇還在展館里體驗了很多“新鮮事物”:在陜西中醫藥大學學習了針灸和把脈,在商洛學院學做了植物手工皂……

在地下停車場,記者也看到了一群志愿者的身影。他們規范地指導觀展者按次序進場。“我們負責地庫入口引導工作,開車來的觀眾停好車后經過地下通道,在入口處掃碼預約,通過安檢后就可以進場了。”來自陜西科技大學的志愿者楊帥告訴記者,他們組一共10個人,分為兩個小組,輪換工作,“幾天來,我們每一次真誠的問候、每一個熱心的舉動,換來的都是別人發自內心的感謝,通過此次志愿者活動,我有了一次對社會工作的全新認識。”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