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校園,載著她蓊郁的枝椏,在歷史的滾滾風塵中穿行了百年。她莊嚴而不失肅穆,古樸卻有生氣。就是在這里,人生第二次邁進大學校門的我,就像連日陰晦下腦袋耷拉的太陽花得見太陽一樣,我遇見了我的“大先生”。

那是個空氣中彌漫著收獲氣息的金色初秋,教研室外面的銀杏葉時不時飄飄蕩蕩溜下枝頭,被微風吹得在空中翻卷,調皮的孩童一般。從銀杏稀疏的枝杈間射來的微斜的光,傾灑在我們的書桌上,沒有一點兒聲響。小小的教研室,就像冬日午后躺在架子上的一方墨,靜謐、厚重。然后,您出現(xiàn)了,立領T恤、長褲,一襲素樸,透著干練、干凈;中等體態(tài),步伐穩(wěn)健;眉目慈祥,面露儒雅。這是看見您第一眼時給您做的腳注。那一刻,您就是劃開我霧霾彌漫的生活里的一道光!那一刻,溫熱的血,迅速從胸口涌向指尖。是因為這是我的人生轉角?抑或是在感謝上天在這個秋葉半黃的時節(jié),讓我有幸遇上了您?我說不清楚。

學生“八卦”老師,是校園的一大樂事,也是共生圈里彼此了解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和方式吧。這跟年齡的大小無關,即便是已經(jīng)成年。很快,我就從“八卦”里了解到您毅然辭去文學院院長,毅然辭去院里的一切事務,只為專心治學。

對于當年那個一直努力尋找更好的工作的我來說,您的決定帶著迷惑。

直到我知道您所取得的成就:治學勤勉,躬耕于傳統(tǒng)訓詁、漢語詞匯史;致力于《說文解字》的校讀和異文考辨;主持并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歧路登》《紅樓夢》《儒林外史》詞匯比較研究。另外,還有專著和論文等成果。

直到那天上課您雙手托腮,用清澈的雙眼看著我們,自然且很享受地說:“就這樣給你們上課,做一點學問,日子這樣,挺好!”您孜孜教學,誨人不輟。身為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您還擔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課程,并為他們開設了多樣課程,形式兼收并包,從近代漢語到古漢語,從音韻學導讀到訓詁學、小學文獻導讀等,內容深淺兼顧,既有學術專業(yè)性,又有示范引領性。

我曾就這件事莽莽撞撞地跟您聊天,甚至不知深淺地質問您為什么要辭去院長,畢竟治學和為政兩者又不是針尖麥芒的沖突。您說,院里事兒雜,治學總要心靜才好。而后,直到我看到您治學的勤勉,看到您豐碩的成就,看到您執(zhí)教的熱忱,我才真正弄明白自己之前工作和生活中的陰霾究竟是什么。

您以您的行止讓我深切地明白什么才是“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孜孜矻矻,厚積薄發(fā),特別是執(zhí)教者,總要讓自己的根基扎實才能有教授他人的根本,也只有根基扎實才能讓受教者心中透亮,眼目澄澈。您以您的行動為每一個執(zhí)教者做了示范。這是品格,也是境界。

文學館一年來了兩次救護車,被拉走的那個人是腰病發(fā)作無法從桌案前起身的你。許是同病相憐,更是導師對學生的關懷,畢業(yè)在即,您只關切地詢問我的腰,不問論文。您說,治學自然要勤奮,但基礎是保證身體健康……

每次去找您問問題,您總會泡茶,然后端給我。您鼓勵我勇敢給出論證佐證;您面對我的直線傻冒問題報以微笑;您斧正我的選題,引導我找尋更恰當?shù)恼撐那腥朦c;您手把手地教我資料庫的使用;每次離開,您都會起身緩步相送,送出門,送到樓梯口,目送我的背影從樓梯轉角處隱去,好似我是您生平最要好的朋友……

天地乘除,日月忽遠。許多年就這樣在鍵盤、課本、作業(yè)、試卷、講臺間像動車一般,疾馳而去,您的音容笑貌依然像昨天一樣清晰。您的博學、專精,您的虛懷與平易,您的淡泊和熱忱,給我以溫暖和感動,也給了我動力和方向!

轉角處,有您閃耀的光芒,也有我飽滿的向往!

煙火冗繁,萬千不得。紙短情長,敬慕不央。佳節(jié)將至,謹以此致敬我的大先生!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