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戶外游戲作為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環節,既培養了幼兒堅韌的品質、團結協作等能力,同時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更是幼兒興趣得到滿足、天性得到釋放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要給幼兒創設充分的戶外自主游戲空間,依照他們的年齡特點實行游戲化教學,滿足幼兒全面發展及個別化發展的需求。

我園以航天產業基地的飛“躍”發展態勢為推力,與唐文化坐標軸上的攬“月”閣深度融合,創新延伸出具有本園特色的“yue”文化,賦予“躍、月、閱、悅、樂、樾”等幾個漢字嶄新的含義。我們結合“身健心悅、蒙以養正、樂學好知、勇敢自信”的小“yue”娃的培養目標,初步形成以游戲活動為基礎、養成教育為基石、藝術教育為助力、科學探究為推手、思維體育為亮點的“yue”課程。在戶外設置了“悅·樂園、樾·庭院和樾境長廊”等三大空間,以拓展游戲空間,豐富活動內容。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時,我們從目標把握、環境創設、場地指導和游戲建議四個方面入手,以優化游戲的目標和玩法。

以“我們的城市”活動為例,幼兒和父母一同參與調查、收集資料,以發現我們西安這些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然后開展交流活動,匯總西安各行各業的人、樓房、街道、公園等,使幼兒了解我們城市的不同特征,體會西安建設的新變化,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為下個階段的活動奠定基礎。有幼兒說:“我要設計一個高樓大廈。”于是,一幅華麗的高樓大廈圖景閃亮登場了!孩子們開始邊欣賞邊討論起來,“我的房屋是用石頭建的,可牢固了!”

孩子們討論得熱火朝天,興奮極了。在尋找材料的過程中,突然大班幼兒說:“我要去給火鍋餐廳找材料了。”其他幼兒聽后紛紛為其尋找材料,這時,朵朵跑過來說:“躍動館有個攀爬架我想用,太沉了我搬不動,你能幫我嗎?”此時,另一個幼兒說:“那你們幾個去幫她搬吧,咱們幾個去找材料。”于是,搬運組和巡查組由此產生。

第一次搭建:初次搭建時,投放的材料很多,幼兒大多選擇的是大型、成品的材料,他們會和發起者合作進行搭建,遇到問題也能自主解決。如一位幼兒要搭建管委會,一位幼兒要搭建游樂場,他倆起了爭執,在爭執的過程中,教師沒有介入。當搭建完成后,兩位幼兒分享了他們的解決方法,并告訴大家“管委會里面就可以建游樂場”。在分享過程中,教師鼓勵了自主解決問題、專注認真的幼兒。

在游戲結束后,教師有效介入,引導幼兒根據以往參觀小區周邊街道的經驗予以討論:城市房子的門是朝哪開的?街上除了房子,還有哪些東西?我們大家應該怎樣合作,把我們的街道建筑得更漂亮?通過討論,幼兒分工合作的意識就逐漸產生了,他們再一次進行了城市規劃設計。

第二次搭建:幼兒將所有能用到的器械全部用到了,通過大家齊心協力的合作,加入了馬路、人群、停車場、公園、高架橋等。通過一次次嘗試、教師有效介入,一幅美麗的街鎮圖就展現在我們眼前。這也引發了小班幼兒的連連贊嘆,他們紛紛跑來參觀。在一次次實踐、一次次研討中,教師也從環境、游戲材料、安全和指導這四個方面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考:此次戶外自主游戲活動進一步建立了幼兒的規則意識,提升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創造能力。培養了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幼兒的自主性、參與性和創造性。此項活動對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激發探索精神、創造精神,愉悅幼兒的心情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科學幼小銜接奠定了基礎,相信自主游戲化的教學理念也會成為幼小銜接工作的助推劑,為更好地雙向銜接指明方向。

通過前期戶外自主游戲的探索,教師學會了發現、理解和評價,在發現中學會觀察和傾聽,形成兒童視角,在理解中貫徹游戲理念,學會尊重和相信幼兒,在評價中習得分析和支持,勇于嘗試、善于反思,讓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充分感受到自由和愉悅。后期,我們將會繼續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根據幼兒的興趣,以“十四五”規劃課題“紅色教育”為抓手,從軍人、救死扶傷等話題入手,讓幼兒自主研發戶外材料,以豐富幼兒的活動內容。

作者單位    西安航天城第五幼兒園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