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黨的二十大以來,不斷創新體育活動,深化體教融合,全面實施中小學體育場地等升級工程,持續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認真執行學生體育健康課程標準,“三操一課一活動”在全縣中小學校蓬勃開展。該縣扎實做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全面提升學校體育工作水平,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并腳跳”“開合跳”“敬禮跳”“車輪跳”“長繩短繩組合跳”……每天10時50分至11時20分,在石泉縣曾溪小學的大課間活動時間,學校操場上大繩和小繩不斷翻飛,同學們矯健地在繩間穿梭,令人目不暇接。一根根細細的跳繩像被施了魔法,被同學們跳出了變幻莫測的花樣。

曾溪小學是石泉縣一所偏遠的完全小學。近年來,該校將跳繩作為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并在傳統的跳繩中加入游戲、健美操、團體操等元素,融入個人花式跳、雙人花樣跳、多人花樣跳等技巧,創編了“繩舞飛揚”主題花樣跳繩。該校將花樣跳繩作為推進體教融合的切入點,以學生體質健康為中心,以體育課堂為載體,以陽光大課間為補充,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學習、訓練、競賽,讓學生掌握花樣跳繩運動的基本技能,形成了“全校都參與,班班有花樣”的可喜局面。

“剛開始我只是愛好跳繩,并不會什么花樣。老師耐心教給我們技巧,再加上認真訓練,現在我會多種花樣跳繩了。跳繩讓我身心都得到放松,身體協調性也更好了,我會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五年級學生劉長軒說。

花樣跳繩趣味性強、所需器材簡單,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在活動開展之初,老師帶著學生們反復觀看網上的花樣跳繩視頻,一遍遍模仿和嘗試,從零開始,大家一起努力把動作一個個研究琢磨出來。現在師生們還能自編花樣跳法。在“以繩健體、以繩會友、以繩促德、以繩增智”理念的引領下,學校還開發了花樣跳繩校本教材《繩韻》,利用課后時間開展跳繩運動。

據介紹,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石泉縣各學校利用課后時間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們“跳起來”“跑起來”“動起來”,確保學生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以上。同時,舉辦各類體育比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展現學生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曾溪小學的花樣跳繩運動就是創新體育活動的典型。

“我們讓學生掌握花樣跳繩基本技能的同時,也讓學生逐步了解繩文化,教育引導培養學生百折不撓的堅毅品質。”石泉縣曾溪小學學生成長中心主任黃宗華說。

“花樣跳繩與傳統計數跳繩不同,需要學生之間默契配合、團結協作。我們根據學生特長,融入舞蹈、音樂等元素,讓花樣跳繩更具特色和觀賞性。”曾溪小學體育教師饒功柄介紹。現在,各個班級都能拿出幾個花樣跳、合作跳和創新跳的小絕活,全校花樣跳法達到38種。

“我自己一分鐘最多能跳256次,跳繩現在是我最喜歡的體育項目。”六年級學生王思煜是同學眼中的“跳繩達人”,掌握了20余種花樣跳法,每次家里來客人,他都會主動露一下自己的絕活。

“花樣跳繩是一項將體育、美育、智育等融為一體的運動,不但能提高身體素質,還能有效訓練學生敏捷反應、協調、合作能力。”校長陸軍說,“2020年開展花樣跳繩以來,全校學生從每分鐘人均跳140多次提高到將近190次,這說明學生的身體素質、協調

性得到了有效提升。我們將持之以恒開展體育運動創新,讓孩子們走向操場,讓有體育特長的孩子有更多展示機會,更好地促進‘雙減’政策和體教融合落地落實。”

石泉縣教體科技局教體股股長熊軍介紹,全縣各中小學通過體育教學、組建體育社團等形式,積極指導學生學習跑、跳、投等基本運動技能,熟悉球類、田徑以及體操、武術、跆拳道等多種運動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體育技能,促進學生養成體育健身意識和終身運動習慣。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