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市堅決扛牢“雙減”責任,找準“切口”,聚焦“三提高”,確保“雙減”落地見效,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30913101155256-19-1f125.jpg_scale.jpg

堅持“五育并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該市注重深化推進德育品牌建設,先后制定印發了《師德引領年實施方案》《健康學校創建工作方案》《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的通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三年規劃》等。搭建交流平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程,充分利用該市豐富的“非遺”資源,定期邀請漢調二黃、木刻版畫等“非遺”專家進校園,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做強活動組織,常態化開展經典詩歌進校園、中小學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中華經典誦寫講、紅色研學等活動,讓廣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感受傳統文化教育的魅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近年來,該市旬陽中學榮獲陜西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城關二小等5所學校榮獲安康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銅錢關鎮中心校命名為安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蜀河鎮中心學校命名為省級民族團結教育示范校。各校充分利用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教育活動,培養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掌握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實踐能力,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2022年,城關第二初級中學、城關鎮中心學校、構元鎮中心學校、甘溪鎮中心學校、雙河鎮潘家完全小學等5所學校被命名為安康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示范校。    

20230913101155233-34-aca7c.jpg_scale.jpg

打造“三個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該市聚焦“雙減”目標要求,以實施“課堂革命·陜西行動”為抓手,著力打造“三個課堂”。各校積極開展基于情境、問題導向的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課堂教學,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深度融合,利用“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資源,構建“互聯網+教育”新生態,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各校立足實際,積極組建體藝、信息等社團400多個,舉辦田徑運動會、科技文化藝術節,促進學生強身健體、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各校合理開辟校園種植基地,引導學生在生產勞動中,實現知識的實踐與應用。組織學生走進田間地頭、企業車間、優撫機構參加日常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接受鍛煉。

20230913101155247-27-b6a8a.jpg_scale.jpg

優化“作業設計”,提高作業設計質量。該市根據“雙減”政策,各學校按要求分別從作業總量、作業難度、作業形式、作業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細化,健全了作業管理制度,構建了高效作業評價機制。同時,將作業設計作為校本教研的重點,采取學校統籌、年級協調、學科分層的辦法布置作業,實現作業管理優化提質。目前,全市51所義務教育學校已經全部建立作業管理細則和作業公示制度,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和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現象已全部杜絕。

責任編輯:王波